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科学、科学研究论文--科学研究工作论文--组织和管理论文

基于关键链的高效科研项目进度管理研究--以S学院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4-15页
2 项目进度管理的相关理论第15-28页
    2.1 项目进度管理理论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项目进度计划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项目进度计划控制第16-17页
    2.2 网络计划技术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关键路径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计划评审技术第18-19页
    2.3 约束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2.4 关键链管理方法第21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本思想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应用步骤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计算缓冲区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关键链法与CPM/PERT方法比较第26-28页
3 S学院科研项目进度管理现状分析第28-37页
    3.1 S学院科研项目概况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科研项目现状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科研项目管理结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科研项目阶段的划分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S学院科研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3.2 S学院科研项目进度管理流程第33-34页
    3.3 S学院科研项目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延期项目较多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项目计划偏差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进度偏差未及时识别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信息沟通不通畅第35页
    3.4 S学院科研项目进度管理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项目计划制定不合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进度计划未及时调整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项目中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项目负责人科研时间的限制第36-37页
4 基于关键链法的S学院科研项目进度管理优化第37-55页
    4.1 S学院T科研项目概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项目背景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WBS分解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项目组织结构第38-39页
    4.2 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项目进度计划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项目活动定义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活动排序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活动时间的估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网络计划图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制定项目计划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应用关键链法的项目计划第43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消除多余的安全时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绘制网络图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消除资源约束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确定缓冲区的设置点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计算并插入缓冲区第46-50页
    4.4 对比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4.5 T科研项目进度控制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基于关键链的进度控制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缓冲区管理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T科研项目进度控制第53-55页
5 S学院科研项目运用关键链法的保障条件第55-59页
    5.1 加强科研人员的专业培训第55页
    5.2 建立完善的科研制度第55-56页
    5.3 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评估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5.4 加强有效的沟通第57-59页
6 总结与展望第59-6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9-6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60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“东方天地”工程项目施工费用管理研究
下一篇:我国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审计预警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