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研究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1.3.2 我国研究状况 | 第13-15页 |
1.3.3 研究述评 | 第15页 |
1.4 研究主要内容及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6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8-21页 |
第2章 理论基础 | 第21-27页 |
2.1 概念理论阐述 | 第21-23页 |
2.1.1 民办幼儿园的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1.2 民办幼儿园工作人员 | 第22页 |
2.1.3 薪资激励 | 第22-23页 |
2.2 相关理论基础 | 第23-27页 |
2.2.1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2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| 第24页 |
2.2.3 亚当斯功能——公平论 | 第24-25页 |
2.2.4 社会交换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A幼教集团员工薪酬激励现状分析 | 第27-39页 |
3.1 A幼教集团简介 | 第27-29页 |
3.1.1 A幼教集团概况 | 第27-28页 |
3.1.2 A幼教集团现有薪资体系 | 第28-29页 |
3.2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现状调查及数据分析 | 第29-34页 |
3.2.1 调查对象与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.2 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 | 第30页 |
3.2.3 调查样本统计性描述 | 第30-34页 |
3.3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 | 第34-39页 |
3.3.1 直接薪酬的实际激励效果不理想 | 第34-36页 |
3.3.2 个性化福利匮乏 | 第36-37页 |
3.3.3 员工培训与员工成长脱节 | 第37-38页 |
3.3.4 非货币型薪酬的激励效果不明显 | 第38-39页 |
第4章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39-45页 |
4.1 薪酬结构不合理 | 第39-40页 |
4.2 管理者片面的理解员工福利待遇 | 第40-41页 |
4.3 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 | 第41-42页 |
4.4 集团对员工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 | 第42-43页 |
4.5 工作压力偏大 | 第43-45页 |
第5章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体系优化设计 | 第45-55页 |
5.1 薪酬激励方案优化设计的目标 | 第45-46页 |
5.2 薪酬激励方案优化设计的原则 | 第46-47页 |
5.3 薪酬激励方案优化设计方案 | 第47-55页 |
5.3.1 优化集团薪酬结构 | 第47-49页 |
5.3.2 优化福利结构 | 第49-50页 |
5.3.3 优化考核制度 | 第50-51页 |
5.3.4 优化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| 第51-52页 |
5.3.5 降低员工工作压力 | 第52-55页 |
第6章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设计优化方案实施及效果评价 | 第55-59页 |
6.1 A幼教集团薪酬激励设计优化方案的实施 | 第55-56页 |
6.1.1 建立与完善集团组织结构 | 第55页 |
6.1.2 加强全员宣传及动员 | 第55-56页 |
6.1.3 重新规范制度建设 | 第56页 |
6.1.4 重新建立全方位沟通机制 | 第56页 |
6.2 优化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| 第56-59页 |
6.2.1 评价实施新的激励机制后的年综合盈利数 | 第56-57页 |
6.2.2 评价实施新的激励机制后的月工作安全率 | 第57页 |
6.2.3 评价实施新的激励机制后的年教师稳定性 | 第57页 |
6.2.4 评价是否因实施新激励机制出现后备人才 | 第57-59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附录 | 第65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