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页 |
| 第一章 概述 | 第7-14页 |
| 1.1 研究背景 | 第7-9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0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1.3 研究的对象、目的和意义 | 第11页 |
| 1.4 论文研究的框架与主要内容 | 第11-14页 |
| 第二章 RCM 理论综述 | 第14-22页 |
| 2.1 可靠性的概念 | 第14页 |
| 2.2 故障的概念 | 第14-15页 |
| 2.3 故障的规律 | 第15页 |
| 2.4 故障的分类 | 第15-17页 |
| 2.5 RCM 的基本原理 | 第17页 |
| 2.6 RCM 的维修方式 | 第17-18页 |
| 2.6.1 主动维修方式 | 第17-18页 |
| 2.6.2 非主动维修方式 | 第18页 |
| 2.7 RCM 的实施步骤 | 第18-20页 |
| 2.7.1 确定重要功能单元 | 第19页 |
| 2.7.2 进行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| 第19-20页 |
| 2.7.3 逻辑决断分析 | 第20页 |
| 2.7.4 确定预防性维修间隔期 | 第20页 |
| 2.8 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| 第三章 医疗设备的关键度模型 | 第22-41页 |
| 3.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| 第22-25页 |
| 3.2 各准则权重的计算 | 第25-32页 |
| 3.3 划分准则的等级与相对强度 | 第32页 |
| 3.4 准则等级的划分与相对强度的计算 | 第32-36页 |
| 3.5 医疗设备关键度数值的计算 | 第36-37页 |
| 3.6 实例分析与应用—24 种常用医疗设备的关键度指数 | 第37-40页 |
| 3.7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PB840 呼吸机的维修方式与维修间隔期决策 | 第41-56页 |
| 4.1 PB840 呼吸机的重要功能单元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| 4.2 PB840 呼吸机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| 第43-46页 |
| 4.3 RCM 逻辑决断分析 | 第46-47页 |
| 4.4 预防性维修间隔期的确定 | 第47-54页 |
| 4.4.1 使用检查间隔期的确定 | 第47-51页 |
| 4.4.2 定期更换间隔期的确定 | 第51-54页 |
| 4.5 PB840 呼吸机的维修计划 | 第54-55页 |
| 4.6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5.1 总结 | 第56页 |
| 5.2 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|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1-62页 |
| 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