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基坑钢板桩支护设计分析与程序编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1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4页 |
1.2 钢板桩支护概述 | 第14-22页 |
1.2.1 钢板桩支护简介 | 第14-16页 |
1.2.2 钢板桩施工工艺简介 | 第16页 |
1.2.3 钢板桩支护的特点 | 第16-17页 |
1.2.4 钢板桩支护的适用性 | 第17页 |
1.2.5 国内外钢板桩应用现状 | 第17-22页 |
1.3 钢板桩支护计算理论研究现状 | 第22-24页 |
1.4 钢板桩支护计算程序现状 | 第24-25页 |
1.5 当前存在的问题 | 第25页 |
1.6 本文的工作内容 | 第25-27页 |
2 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方法 | 第27-44页 |
2.1 极限平衡法 | 第27-31页 |
2.1.1 等值梁法 | 第27-29页 |
2.1.2 弹性曲线法 | 第29-30页 |
2.1.3 静力平衡法 | 第30-31页 |
2.2 弹性地基反力法 | 第31-37页 |
2.2.1 弹性地基梁法 | 第32-35页 |
2.2.2 NL法 | 第35-37页 |
2.3 p-y曲线法 | 第37-41页 |
2.3.1 软粘土的p-y曲线 | 第38-40页 |
2.3.2 砂土的p-y曲线 | 第40-41页 |
2.4 有限单元法 | 第41-43页 |
2.4.1 概述 | 第41页 |
2.4.2 有限单元法的求解过程 | 第41-4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3 钢板桩支护结构计算程序编制原理 | 第44-65页 |
3.1 钢板桩支护结构上的荷载 | 第44-47页 |
3.1.1 水土压力 | 第44-47页 |
3.1.2 其他荷载 | 第47页 |
3.2 嵌固深度 | 第47-48页 |
3.2.1 悬臂式钢板桩支护结构 | 第47-48页 |
3.2.2 多(单)撑钢板桩支护结构 | 第48页 |
3.3 内力及变形计算 | 第48-57页 |
3.3.1 悬臂式钢板桩支护结构 | 第48-54页 |
3.3.2 多(单)撑钢板桩支护结构 | 第54-57页 |
3.4 钢板桩型号选择 | 第57-60页 |
3.5 支撑(或拉锚)计算 | 第60-62页 |
3.5.1 围檩及钢支撑 | 第60-61页 |
3.5.2 锚杆刚度系数 | 第61-62页 |
3.6 稳定验算 | 第62-63页 |
3.6.1 抗隆起验算 | 第62-63页 |
3.6.2 抗管涌验算 | 第63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63-65页 |
4 钢板桩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程序开发 | 第65-75页 |
4.1 VB2010简介 | 第65页 |
4.2 钢板桩支护设计程序功能 | 第65-66页 |
4.3 程序编制流程 | 第66-74页 |
4.3.1 程序设计流程 | 第66-69页 |
4.3.2 程序开发结果 | 第69-73页 |
4.3.3 程序数据字典 | 第73-74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74-75页 |
5 工程实例分析及程序验证 | 第75-88页 |
5.1 工程实例介绍 | 第75-78页 |
5.1.1 工程概况 | 第75页 |
5.1.2 工程、水文地质条件 | 第75-76页 |
5.1.3 周边环境 | 第76页 |
5.1.4 钢板桩支护设计 | 第76-78页 |
5.2 钢板桩支护有限元模型建立及参数选取 | 第78-79页 |
5.2.1 钢板桩支护有限元分析假定 | 第78页 |
5.2.2 土体及支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| 第78-79页 |
5.3 有限元数值分析结果 | 第79-82页 |
5.3.1 悬臂式钢板桩支护 | 第79-81页 |
5.3.2 单撑钢板桩支护 | 第81-82页 |
5.4 程序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对比 | 第82-86页 |
5.4.1 悬臂式钢板桩支护计算结果对比 | 第82-84页 |
5.4.2 单撑钢板桩支护计算结果对比 | 第84-86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6-88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88-90页 |
6.1 结论 | 第88页 |
6.2 展望 | 第88-90页 |
致谢 | 第90-9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1-94页 |
附录 | 第94-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