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22页 |
1.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9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1.3 本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| 第16-20页 |
1.3.1 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6-18页 |
1.3.2 理论依据 | 第18-20页 |
1.4 本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| 第20页 |
1.4.1 研究思路 | 第20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20页 |
1.5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2页 |
1.5.1 本文的创新 | 第20-21页 |
1.5.2 本文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第二章 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概况 | 第22-35页 |
2.1 房产税政策试点的背景 | 第22-23页 |
2.1.1 房产税政策的演变 | 第22页 |
2.1.2 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现实背景 | 第22-23页 |
2.2 政策试点的意图和选择依据 | 第23-27页 |
2.2.1 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意图 | 第23-26页 |
2.2.2 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选择及依据 | 第26-27页 |
2.3 房产税政策试点的思路与方案 | 第27-28页 |
2.3.1 房产税试点的总体思路 | 第27页 |
2.3.2 试点地区的具体方案 | 第27-28页 |
2.4 房产税政策在试点地区的实施情况 | 第28-35页 |
2.4.1 试点地区政策的实施情况 | 第28-30页 |
2.4.2 房产税政策试点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2页 |
2.4.3 试点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难点 | 第32-35页 |
第三章 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评价分析 | 第35-42页 |
3.1 两地试行房产税政策的评价分析 | 第35-37页 |
3.1.1 上海市试行房产税政策的评价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1.2 重庆市试行房产税政策的评价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 两地试行房产税政策的效果比较及启示 | 第37-38页 |
3.2.1 沪渝两地的方案相同点 | 第37页 |
3.2.2 沪渝两地的方案不同点 | 第37-38页 |
3.2.3 两地试行政策得到的启示 | 第38页 |
3.3 对我国房产税政策试点的评价结论 | 第38-42页 |
3.3.1 房产税政策试点对全国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| 第38-40页 |
3.3.2 房产税政策试点的评价结论 | 第40-42页 |
第四章 国外推行房产税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| 第42-48页 |
4.1 国外推行房产税政策的主要做法 | 第42-45页 |
4.1.1 美国——反映市场价值 | 第42-43页 |
4.1.2 韩国——以打压房价为目的 | 第43页 |
4.1.3 日本——相对成熟稳定 | 第43-44页 |
4.1.4 德国——房产均要纳税 | 第44页 |
4.1.5 加拿大——税基宽广 | 第44页 |
4.1.6 英国——细分征税层级 | 第44-45页 |
4.2 国外推行房产税政策的主要经验 | 第45页 |
4.2.1 房产税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| 第45页 |
4.2.2 房产税税制模式 | 第45页 |
4.2.3 房产税税制要素 | 第45页 |
4.3 国外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45-48页 |
4.3.1 培植房产税为地方税体系中的主体税种 | 第46页 |
4.3.2 选择独立设立房产税的模式 | 第46页 |
4.3.3 完善房产税制度要素设计 | 第46-47页 |
4.3.4 加强房地产税收管理 | 第47-48页 |
第五章 关于扩大我国房产税试点的政策选择 | 第48-53页 |
5.1 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税要素 | 第48-50页 |
5.1.1 回归财产税属性,以价值计税 | 第48-49页 |
5.1.2 设计合理税率及减免税范围 | 第49-50页 |
5.2 确保出台相关的法律 | 第50页 |
5.3 制定免征优惠政策分级标准 | 第50-51页 |
5.4 完善征收个人住房房产税政策的配套措施 | 第51-53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