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(一) 选题背景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选题背景 | 第10页 |
2.选题意义 | 第10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0-11页 |
2.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1-13页 |
(三)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2.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(四) 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| 第14页 |
一、 相关理论及研究方法 | 第14-18页 |
(一) 相关概念及理论 | 第14-16页 |
1.精英及农村回流精英 | 第14-15页 |
2.精英理论 | 第15-16页 |
3.利益集团理论 | 第16页 |
(二) 研究方法和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研究意义与价值 | 第17-18页 |
二、 回流精英—研究样本概况 | 第18-20页 |
(一) 回流状况 | 第18-19页 |
1.X 村基本概况 | 第18页 |
2.X 村精英回流样本展示 | 第18-19页 |
(二) 精英回流后的发展:对乡村权力的掌控 | 第19-20页 |
1.X 村回流精英掌控村庄权力的过程 | 第19-20页 |
2.X 村回流精英形成的权势集团 | 第20页 |
三、 回流精英获取政治权力的条件和途径 | 第20-25页 |
(一) 制度建构基础 | 第20-22页 |
1. 能人带动乡村发展的理念 | 第20-21页 |
2.政府促进乡村发展的政策 | 第21页 |
3.村民自治的制度设计 | 第21-22页 |
(二) 乡镇政府体制内的运作与操控 | 第22-23页 |
1.程序民主 | 第22页 |
2.乡村发展——政府职责要求 | 第22-23页 |
(三) 乡村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| 第23-24页 |
1.乡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| 第23页 |
2.村民要求致富的夙愿要求 | 第23-24页 |
(四) 回流精英自身政治诉求 | 第24-25页 |
1.回流精英的个人政治诉求 | 第24页 |
2.回流精英实现人生价值的个人追求 | 第24-25页 |
四、 回流精英对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 | 第25-30页 |
(一) 乡村的发展有助于巩固乡村民主政治的制度设计 | 第25-26页 |
1.回流精英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| 第25页 |
2.乡村生活水平的提升推动村民参政议政的积极性 | 第25-26页 |
(二) 回流精英长期掌控权力易形成权势集团 | 第26-27页 |
1.当政的回流精英对村庄资源的控制权 | 第26-27页 |
2.当政的回流精英对村庄资源的分配权 | 第27页 |
(三) 乡村权势集团的形成不利于精英的正常流动与乡村社会的平衡稳定 | 第27-29页 |
1.权力的集聚排斥新旧精英的更替 | 第27页 |
2.家族式的利益争斗 | 第27-28页 |
3.权势集团的活动不利于乡村法治社会的形成 | 第28-29页 |
(四) 缺少监督的精英权力易导致“寡头统治” | 第29-30页 |
1.角色冲突 | 第29页 |
2.村长自治取代村民自治 | 第29-30页 |
五、 完善乡村民主制度建设促进回流精英正能量的发挥 | 第30-34页 |
(一) 增强现有制度执行力遏制乡村权势阶层的形成与独大 | 第30-31页 |
1.完善细化相关制度,减少自由裁量权 | 第30-31页 |
2.制订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 | 第31页 |
(二) 完善乡村民主制度建设构建精英正常流动机制 | 第31-32页 |
1.健全社会不同层次回流精英的返乡机制 | 第31-32页 |
2.构建回流精英掌控公共权力的公平竞争机制 | 第32页 |
(三) 强化乡村民主监督预防乡村民主政治异化 | 第32-34页 |
1.建立村民理性参与型的政治文化 | 第32-33页 |
2.落实各种形式的民主监督 | 第33页 |
3.提高回流精英自身的素质 | 第33-34页 |
结语 | 第34-3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5-38页 |
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38-39页 |
致谢 | 第39-40页 |
附录 | 第4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