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儒家论文

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0-14页
    一.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二.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三.研究方法第13-14页
第一章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形成第14-20页
    一、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形成历史条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经济条件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政治基础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文化背景第15-16页
    二、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理论基础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儒家人性论的确立为公正思想提供了本源性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原则的确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实施规范的制定第18-20页
第二章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-28页
    一、 政治公正思想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选贤与能的官吏选拔公正思想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司法特权下的司法公正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“民惟邦本”,诛暴救民的革命公正思想第21-22页
    二、 经济活动公正思想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生财有道的生产公正观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取予有度的分配公正观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诚实守信的交换公正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用财有度的消费公正观第25-28页
第三章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特征第28-34页
    一、 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把公正作为评价道徳品质高下的重要标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儒家的公正品质是奠基于“仁学”之上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要养成公正的道徳品质并自觉加强自身的修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(四) 先义后利、重义轻利才能做到公正第30页
    二、 价值目标明确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明义重公的核心价值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富民强国的发展目标第32-34页
第四章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作用和启示第34-44页
    一、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历史作用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奠定儒家公正思想的理论基础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促进宗法等级秩序实现差异化和谐第36-37页
    二、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缺陷与局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理论缺陷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的时代局限第38-39页
    三、 先秦儒家公正思想对构建市场公正的启示第39-44页
        (一) 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(二) 义利协调的核心价值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(三) 坚持诚实守信基本准则第41-44页
结语第44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50页
致谢第50-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本管理:马克思主义人学在当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
下一篇:批判的马克思主义--霍克海默的社会批判理论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