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--以GM供电公司为例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1 绪论第12-25页
    1.1 研究的背景、目的与意义第12-14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4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1-2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1.4 创新点及不足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点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之处第24-25页
2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相关基础理论第25-42页
    2.1 供电企业的概念及特点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供电企业的概念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供电企业的特点第26-27页
    2.2 审计基础理论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审计的概念、特征及种类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审计标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审计程序第29页
    2.3 经济效益审计基础理论第29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及其与财务审计的关系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的内容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第36-39页
    2.4 平衡计分卡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平衡计分卡概念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平衡计分卡内容特点第40-42页
3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现状分析第42-48页
    3.1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总体发展情况第42-43页
    3.2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缺乏科学健全的评价指标体系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独立性较差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评价标准有待完善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经济效益审计结果运用不足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第45-46页
    3.3 供电企业构建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有利于合理配置审计资源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有利于促进供电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,完善人才考核机制第47-48页
4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-73页
    4.1 构建目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构建指标体系的总体目标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构建指标体系的具体目标第48页
    4.2 构建原则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科学性与有效性相结合的原则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相关性与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可控性与可比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导向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第50-51页
    4.3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的设计第51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财务层面评价指标构建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客户层面评价指标构建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内部经营过程层面评价指标构建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学习成长层面评价指标构建第57-59页
    4.4 供电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第59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财务层面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客户层面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内部经营过程层面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学习成长层面指标权重及评价标准的确定第66-73页
5 案例分析—以GM供电公司为例第73-86页
    5.1 GM供电公司基本情况第73-7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GM供电公司简介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GM供电公司组织机构设置情况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GM供电公司业务情况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GM供电公司财务情况第75-76页
    5.2 GM供电公司2016年审计工作情况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审计工作转型逐步推进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审计工作范围不断拓宽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进一步加强对审计成果的有效转化第77页
    5.3 GM供电公司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缺乏经济效益审计的规章制度第7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指标设置不合理,没有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经济效益审计实施范围较小,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第78页
    5.4 GM供电公司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及结果分析第78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GM供电公司经济效益审计评价第79-8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评价结果分析第82-83页
    5.5 改进建议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财务层面加强可控费用管控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客户层面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投诉件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内部经营过程层面强化业务流程过程控制第84-86页
6 供电企业加强经济效益审计应采取的措施第86-91页
    6.1 明确法律地位,规范审计制度与程序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明确经济效益审计法律地位第8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提高经济效益审计独立性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规范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程序第87页
    6.2 完善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指标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与具体单位情况相适应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第8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4 宏观效益与微观效益相结合第88页
    6.3 采用灵活多样的审计方法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采用调查研究法和统计分析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采用大数据审计方法第89页
    6.4 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合理化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引进专业素质高的审计人才第8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培训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实行外部专家聘任制度第90-91页
7 结论第91-92页
参考文献第92-95页
附录第95-98页
致谢第98-9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9-100页

论文共10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P2P网贷平台审计风险评估研究--以人人贷为例
下一篇:A股市场异常审计费用、审计质量与IPO定价的相关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