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1.2 组态软件概述 | 第11-15页 |
1.2.1 组态软件概念 | 第11-13页 |
1.2.2 常用组态软件介绍 | 第13-14页 |
1.2.3 组态软件的趋势和未来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主要内容和安排 | 第15-16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7-21页 |
2.1 组态王污染监测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| 第17-19页 |
2.1.1 系统总体结构 | 第17-18页 |
2.1.2 系统各层工作原理与实现 | 第18-19页 |
2.2 系统设计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2.1 系统具体功能 | 第19页 |
2.2.2 系统性能目标 | 第19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系统硬件平台设计 | 第21-28页 |
3.1 EPort-8T 网关数据工作站 | 第21-23页 |
3.1.1 设备结构 | 第21页 |
3.1.2 WIZnet W5300 芯片介绍 | 第21-22页 |
3.1.3 设备功能 | 第22-23页 |
3.2 YSI 智能仪和多路数据采集器 | 第23-27页 |
3.2.1 YSI 智能仪 | 第23-24页 |
3.2.2 多路数据采集器 | 第24页 |
3.2.3 采集设备通信协议 SmartCom41-1 | 第24-27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四章 基于组态王的设备驱动设计与实现 | 第28-57页 |
4.1 组态王软件介绍 | 第28-31页 |
4.1.1 组态王的主要功能 | 第28-30页 |
4.1.2 组态王的组成 | 第30页 |
4.1.3 组态王的工作原理 | 第30-31页 |
4.2 组态王与设备的通信 | 第31-42页 |
4.2.1 组态王与外部设备通信的工作原理 | 第31-32页 |
4.2.2 COM 组件技术介绍 | 第32-36页 |
4.2.3 组态王设备驱动接口介绍 | 第36-42页 |
4.2.4 组态王设备驱动的工作流程 | 第42页 |
4.3 多路采集器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42-51页 |
4.3.1 驱动程序设计及接口函数是实现 | 第42-51页 |
4.4 YSI 智能仪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51-53页 |
4.5 设备驱动的安装 | 第53-56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五章 网络设备虚拟化串口设备的实现 | 第57-79页 |
5.1 WINDOWS 驱动技术介绍 | 第58-62页 |
5.1.1 驱动程序的基本结构 | 第59-60页 |
5.1.2 WDM 式驱动的基本结构 | 第60-62页 |
5.2 驱动开发环境的搭建 | 第62-63页 |
5.3 虚拟化设备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74页 |
5.3.1 枚举虚拟设备驱动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3-66页 |
5.3.2 虚拟串口的设计与实现 | 第66-74页 |
5.4 驱动安装 | 第74-78页 |
5.4.1 编写 INF 文件 | 第74-76页 |
5.4.2 安装驱动程序 | 第76-7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| 第79-84页 |
6.1 实验环境 | 第79页 |
6.2 数据接收测试 | 第79-82页 |
6.3 虚拟设备测试 | 第82-83页 |
6.4 稳定性测试 | 第83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83-84页 |
结论 | 第84-8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-88页 |
附件 | 第8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