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绪论 | 第10-22页 |
一、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| 第10-13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3-19页 |
三、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9-20页 |
四、研究目的与创新点 | 第20-22页 |
第一章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问题阐析 | 第22-42页 |
第一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界说 | 第22-29页 |
一、公民意识与公民意识教育 | 第22-28页 |
二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| 第29-34页 |
一、国家与民族意识 | 第30页 |
二、权利与责任意识 | 第30-31页 |
三、道德与文明意识 | 第31-32页 |
四、民主与法治意识 | 第32页 |
五、生态与环保意识 | 第32-34页 |
第三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定位与价值 | 第34-42页 |
一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定位 | 第34-36页 |
二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价值 | 第36-42页 |
第二章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| 第42-60页 |
第一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 | 第42-45页 |
一、理论基石: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| 第42-44页 |
二、理论借鉴:政治社会化理论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| 第45-48页 |
一、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45-47页 |
二、我国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方式 | 第47-48页 |
第三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问题驱动 | 第48-60页 |
一、大学生公民意识现状调研情况 | 第48-56页 |
二、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的原因分析 | 第56-60页 |
第三章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策略 | 第60-76页 |
第一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| 第60-66页 |
一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指导思想 | 第60-63页 |
二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原则 | 第63-66页 |
第二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机制构建 | 第66-68页 |
一、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育人机制的内涵 | 第66-68页 |
二、构建“三位一体”协同育人机制的意义 | 第68页 |
第三节 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| 第68-76页 |
一、主导路径: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| 第68-71页 |
二、基础路径:良好家风家训的示范效应 | 第71-72页 |
三、重要路径: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| 第72-76页 |
结语 | 第76-7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8-82页 |
附录1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问卷 | 第82-86页 |
附录2 访谈整理(部分) | 第86-94页 |
致谢 | 第94-9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9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