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引言 | 第11-1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1页 |
二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我国互惠原则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| 第15-20页 |
第一节 我国互惠原则的法律规定 | 第15-16页 |
一、互惠原则的法律规定 | 第15-16页 |
二、严格的事实互惠认定标准的确立 | 第16页 |
第二节 互惠原则在中国的司法实践 | 第16-20页 |
第二章 互惠原则的立法基础和发展趋势 | 第20-25页 |
第一节 互惠原则的立法基础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互惠原则在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 | 第21-25页 |
一、立法实践:互惠原则的废除与限制 | 第21-22页 |
二、司法实践:弱化互惠要求与突破互惠限制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我国废除互惠原则的可能性 | 第25-31页 |
第一节 立法背景的转变 | 第25-28页 |
一、注重保护私人利益、实现个人正义的需要 | 第25-27页 |
二、提高判决的流通性、促进国际民商事交往发展的需要 | 第27-28页 |
三、对待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态度的转变 | 第28页 |
第二节 废除互惠原则的意义 | 第28-31页 |
一、“废除+例外互惠”与软化互惠原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果 | 第28-29页 |
二、可以掌握承认与执行外国法院判决的主动权 | 第29-30页 |
三、可以在国际上树立积极、开放、包容的司法形象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废除互惠原则后中国应采取的措施 | 第31-35页 |
第一节 完善外国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规定互惠例外 | 第32页 |
第三节 司法先行 | 第32-33页 |
第四节 积极促成司法协助条约的签署和相关公约的制定 | 第33-35页 |
结语 | 第35-3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致谢 | 第40-41页 |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