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省流通活省财政支持政策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7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和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文献综述 | 第9-14页 |
一、 马克思研究 | 第9页 |
二、 当代西方经济学流通理论的研究 | 第9-11页 |
三、 流通业影响经济发展实证文献研究 | 第11-14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第四节 研究范围和重要概念的界定 | 第14-15页 |
第五节 论文结构 | 第15页 |
第六节 文章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| 第15-17页 |
一、 论文主要观点 | 第15-16页 |
二、 论文创新之处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流通业相关理论基础概述 | 第17-25页 |
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| 第17-19页 |
一、 马克思流通理论提出 | 第17-18页 |
二、 马克思流通理论中时间问题 | 第18页 |
三、 马克思流通费用方面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| 第19-22页 |
一、 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| 第19-20页 |
二、 新古典经济学的流通理论 | 第20页 |
三、 制度经济学流通理论 | 第20-21页 |
四、 新兴古典经济学流通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流通业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和作用 | 第22-25页 |
一、 流通业地位 | 第22-23页 |
二、 流通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云南省流通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| 第25-34页 |
第一节 流通业对云南省 GDP 的贡献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流通业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 | 第28-29页 |
第三节 流通业对云南省社会就业的贡献 | 第29-30页 |
第四节 流通业云南省三次产业的贡献 | 第30-31页 |
第五节 流通业云南省城镇化贡献 | 第31-32页 |
第六节 流通业对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贡献 | 第32-34页 |
第四章 云南省流通业发展特点及取得成效 | 第34-39页 |
第一节 云南省流通业发展特点 | 第34-35页 |
第二节 云南省流通业发展取得成效 | 第35-39页 |
一、 “万村千乡市场工程”促城乡同步发展 | 第35页 |
二、 大型批发市场现代化水平有显著提升 | 第35-36页 |
三、 乡镇农(集)贸市场经营秩序有所好转 | 第36页 |
四、 农村现代流通服务体系基本实现 | 第36-37页 |
五、 “南菜北运”工程提升 | 第37页 |
六、 大型商贸流通企业竞争力加强 | 第37页 |
七、 餐饮业发展成效明显 | 第37页 |
八、 城乡市场信息监测体系基本形成 | 第37-39页 |
第五章 云南省流通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39-43页 |
第一节 云南省流通业总体发展滞后 | 第39页 |
第二节 农村流通网络基础设施仍然薄弱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产业规模带动和辐射作用不强 | 第40页 |
第四节 区域和城乡发展不平衡 | 第40-41页 |
第五节 流通效率亟待提高 | 第41页 |
第六节 现代流通新兴业态发展缓慢 | 第41页 |
第七节 流通业市场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 | 第41-43页 |
第六章 云南省流通活省财政支持政策建议 | 第43-51页 |
第一节 加强流通活省战略的组织领导 | 第43-44页 |
第二节 加大流通业发展投入力度 | 第44页 |
第三节 逐步完善流通业法规和标准体系 | 第44-45页 |
第四节 支持现代流通市场体系建设 | 第45-46页 |
一、 批发业方面 | 第45页 |
二、 零售业方面 | 第45页 |
三、 市场体系建设方面 | 第45-46页 |
第五节 支持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的发展 | 第46-47页 |
一、 培育大型流通企业 | 第46页 |
二、 加快发展电子商务 | 第46页 |
三、 引导餐饮业发展 | 第46-47页 |
四、 打造流通企业品牌 | 第47页 |
五、 培育壮大高原特色产业 | 第47页 |
第六节 支持培育流通链条建设 | 第47-48页 |
一、 完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 | 第47-48页 |
二、 优化城市流通网络布局 | 第48页 |
三、 大力发展城市及乡村共同配送 | 第48页 |
第七节 支持流通市场监管体系建设 | 第48-49页 |
第八节 支持流通市场调控体系建设 | 第49页 |
第九节 大力打造云南省流通国际化 | 第49-51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4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