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0页 |
1.1 消防行业产生的背景 | 第7页 |
1.2 主要问题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4 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9-10页 |
第二章 消防产品的认证与管理 | 第10-22页 |
2.1 消防产品认证的社会需求 | 第10-11页 |
2.2 消防行业认证的定义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2.3 国外消防产品认证概况 | 第12-19页 |
2.3.1 美国实行的完全的自愿性认证 | 第12-16页 |
2.3.2 欧盟的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的认证模式 | 第16-19页 |
2.3.3 我国实行的单一强制性的认证模式 | 第19页 |
2.4 强制性认证流程 | 第19-22页 |
第三章 影响选择消防产品认证模式的因素分析 | 第22-41页 |
3.1 我国消防认证模式的客观环境 | 第22-23页 |
3.2 我国消防产品质量现状 | 第23-28页 |
3.2.1 消防产品的质量现状 | 第23-24页 |
3.2.2 消防产品的分类 | 第24-27页 |
3.2.3 消防产品质量问题分析 | 第27-28页 |
3.4 三种不同的消防认证模式的目标 | 第28-36页 |
3.4.1 自愿性认证机构追求的目标 | 第28-31页 |
3.4.2 强制性与自愿性结合的认证模式追求的目标 | 第31-33页 |
3.4.3 强制性认证模式追求的目标 | 第33-36页 |
3.5 适合我国认证模式的解决方案研究 | 第36-41页 |
3.5.1 强制性认证与自愿性认证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3.5.2 保险机制的引入 | 第37-39页 |
3.5.3 模式改进与行政监管 | 第39-40页 |
3.5.4 行政部门的间接作用 | 第40-41页 |
第四章 我国消防产品质量认证模式的改进研究 | 第41-52页 |
4.1 行业自主性质的自愿性认证模式的提出 | 第41页 |
4.2 行业自主性质的自愿性认证模式 | 第41-47页 |
4.2.1 行业自主性质的自愿性认证模式的机构设置 | 第41-42页 |
4.2.2 行业自主性质的自愿性认证模式的流程 | 第42-47页 |
4.3 行业自主性质的自愿性认证模式的优势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 四种认证模式的对比分析 | 第48-52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