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论文--文化人类学、社会人类学论文

以“家园”概念理解少数民族的发展逻辑--以云南阿昌族为例

中文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缘起第10-12页
    1.2 理论概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嵌入的社会逻辑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“家园”第16-18页
    1.3 田野调查过程第18-21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1-30页
    2.1 国内外发展研究概述第21-23页
    2.2 从传统现代化发展到参与式发展第23-25页
    2.3 反思参与式发展第25-26页
    2.4 少数民族发展中的贫困问题第26-28页
    2.5 发展研究的新视角第28页
    2.6 总结第28-30页
第三章 丙盖阿昌族村第30-37页
    3.1 阿昌族的生计历史第30-32页
    3.2 丙盖村的人口、收入与支出第32-34页
    3.3 信仰背后的族源记忆、家族记忆第34-37页
第四章 国家的发展政策第37-46页
    4.1 反贫困政策第37-38页
    4.2 “消除”贫困第38-40页
    4.3 扶持少数民族发展第40-42页
    4.4 扶持历史与效果第42-46页
第五章 与“家园”相关的生产与消费逻辑第46-56页
    5.1 烟草与芦笋项目第47-51页
    5.2 礼钱与建房第51-56页
第六章 家园与发展第56-73页
    6.1 家园——逻辑的交汇第56-67页
    6.2 地方对于发展的观点第67-70页
    6.3 “求—助”关系众作为资源的项目第70-73页
第七章 结论第73-77页
    7.1 被家园建设“内化”的发展第73-74页
    7.2 “后扶持时代”的“贫困”与“发展”第74-75页
    7.3 反思第75-77页
附录第77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2页
致谢第92-93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93页

论文共9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的叙事分析
下一篇:家庭经济与住房条件对居民生育意愿的影响--基于2013年CGSS数据的实证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