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综述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女性传记电影发展 | 第17-28页 |
2.1 “十七年”电影时期 | 第17-19页 |
2.2 “新时期”电影时期 | 第19-24页 |
2.2.1 “救苦救难”的女性形象 | 第20-21页 |
2.2.2 情感觉醒的女性形象 | 第21-22页 |
2.2.3 独立意识的女性形象 | 第22-24页 |
2.3 新世纪电影时期 | 第24-28页 |
2.3.1 传统男性行业中的女性 | 第24-26页 |
2.3.2 “女英雄”形象再演绎 | 第26-28页 |
第3章 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的原型叙事 | 第28-35页 |
3.1 原型批评 | 第28页 |
3.2 “女英雄”的原型叙事及原型特征 | 第28-30页 |
3.2.1 “女英雄”的原型叙事 | 第28-29页 |
3.2.2 “女英雄”的原型特征 | 第29-30页 |
3.3 《阮玲玉》电影的原型叙事及原型特征 | 第30-33页 |
3.3.1 《阮玲玉》的原型叙事 | 第30-31页 |
3.3.2 《阮玲玉》的原型特征 | 第31-33页 |
3.4 《川岛芳子》(1990年)的原型叙事及原型特征 | 第33-35页 |
3.4.1 《川岛芳子》的原型叙事 | 第33页 |
3.4.2 《川岛芳子》的原型特征 | 第33-35页 |
第4章 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的时空叙事 | 第35-44页 |
4.1 电影时间叙事形态及时间畸变 | 第35-36页 |
4.2 电影空间叙事的多维度现象 | 第36页 |
4.3 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的时空叙事向度 | 第36-44页 |
4.3.1 非线性叙事 | 第37-38页 |
4.3.2 复杂空间叙事 | 第38-41页 |
4.3.3 多重空间叙事与时空交错叙事 | 第41-44页 |
第5章 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的性别叙事 | 第44-51页 |
5.1 性别政治 | 第44页 |
5.2 女性的“他者”命运 | 第44-49页 |
5.2.1 影像凝视中的“他者” | 第45-47页 |
5.2.2 妖魔化、标签化的女性情欲 | 第47-49页 |
5.3 性别政治的市场化发展 | 第49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论文所涉中国女性传记电影目录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