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国教育事业论文--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

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与社会支持的调查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7页
1 引言第10-13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26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适应性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城市流动儿童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会支持第14页
    2.2 国内外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社会适应的跨文化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社会适应的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会适应相关研究第16页
    2.3 国内外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现状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针对移民的文化适应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关于移民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关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2.4 国内外社会支持研究现状第20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社会支持的分类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型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关于社会支持的影响因素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关系研究第22-26页
3 研究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3.1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26页
    3.2 研究假设第26页
    3.3 研究设计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研究对象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研究工具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研究程序第28-29页
4 研究结果与解释第29-38页
    4.1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分析第29页
    4.2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现状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4.3 关于城市流动儿童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第30页
    4.4 性别的社会支持和社会适应的协方差分析第30-31页
    4.5 城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第31-32页
    4.6 城市流动儿童与非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比较第32页
    4.7 城市流动儿童、非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比较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7.1 城市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7.2 城市非流动儿童社会适应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7.3 小结第36-38页
5 分析与讨论第38-46页
    5.1 关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比较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5.2 关于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支持的比较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5.3 性别作为协变量的协方差探讨第41-42页
    5.4 城市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第42-46页
6 结论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1页
附录第51-55页
后记第55-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研究
下一篇:论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及对我国当前教育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