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分析--以“刘益庆故意杀人案”等为例
| 摘要 | 第3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5页 |
| 引言 | 第8-9页 |
| 第一章 案情介绍及争议焦点 | 第9-12页 |
| 第一节 案情介绍 | 第9-10页 |
| 第二节 争议焦点 | 第10-12页 |
| 第二章 争议问题分析 | 第12-31页 |
| 第一节 自首的本质 | 第12-16页 |
| 一、自首的本质之争及评析 | 第12-14页 |
| 二、对自首的本质的界定 | 第14页 |
| 三、由自首的本质看一般自首的构成要件 | 第14-16页 |
| 第二节 对“自动投案”的理解及具体把握 | 第16-24页 |
| 一、“自动投案”的实质内涵 | 第16-18页 |
| 二、对投案时间的把握 | 第18-22页 |
| 三、对投案意愿的把握 | 第22-24页 |
| 第三节 对“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”的判断与认定 | 第24-31页 |
| 一、对“如实”供述的判断 | 第24-26页 |
| 二、对“主要犯罪事实”的认定 | 第26-27页 |
| 三、对如实供述“时间”的限制 | 第27-31页 |
| 第三章 扩展一般自首投案对象的立法建议 | 第31-36页 |
| 第一节 扩大投案对象中“个人”的范围 | 第31-33页 |
| 一、对“有关负责人员”的界定 | 第31-32页 |
| 二、增加“其他人员”为投案对象 | 第32-33页 |
| 第二节 增设首服制度 | 第33-36页 |
| 一、首服制度的历史渊源 | 第33页 |
| 二、关于增设首服制度的争论及评析 | 第33-35页 |
| 三、首服的成立条件 | 第35-36页 |
| 结语 | 第36-37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7-39页 |
| 致谢 | 第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