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高等教育论文--思想政治教育、德育论文

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
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0页
导言第11-19页
    (一)论文选题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理论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2.现实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(二)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国外研究现状第16-17页
    (三)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创新之处第17-19页
一、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解读第19-29页
    (一)共享发展理念的思想理论基础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中国传统文化中的“共享”思想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“共享”思想第21-23页
    (二)共享发展理念的理论内涵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共享的内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共享发展理念的内涵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共享发展理念与其他四大发展理念的关系第27-29页
二、共享发展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(一)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新时代带来新任务和新要求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社会发展带来新机遇和新挑战第30页
    (二)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要求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需要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31-32页
    (三)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发展要求第33-34页
三、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和新要求第34-42页
    (一)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坚持共享性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突出主体间性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强调合作共赢性第35页
    (二)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第35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坚持共享发展方向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坚持共享发展方式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坚持共享发展目的第39-42页
四、共享发展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第42-50页
    (一)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.以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以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以培养大学生的共享意识和共享能力为现实目标第43-44页
    (二)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1.“共享”的利益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共享”的价值观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“共享”的人际交往观第45页
    (三)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.平等对话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网络共享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理论与实践结合法第46-47页
    (四)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重视大学生的自身力量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发挥学校的教育力量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3.借助社会的力量第48-50页
结语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4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概念转变对高中生地理学习的促进作用研究
下一篇:大学生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--以上海高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