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13-18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7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7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内涵及其相关因素 | 第19-30页 |
2.1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内涵界定 | 第19-23页 |
2.1.1 顾客满意度 | 第19-20页 |
2.1.2 学生满意度 | 第20-21页 |
2.1.3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 | 第21-23页 |
2.2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| 第23-30页 |
2.2.1 高职课程设置 | 第23-25页 |
2.2.2 高职课程管理 | 第25-27页 |
2.2.3 高职课程资源 | 第27-28页 |
2.2.4 高职教师教学 | 第28页 |
2.2.5 高职课程学习环境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设计与调查结果分析 | 第30-44页 |
3.1 调查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实证研究设计 | 第30-34页 |
3.1.1 研究目的与假设 | 第30页 |
3.1.2 调查问卷介绍 | 第30-31页 |
3.1.3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| 第31-33页 |
3.1.4 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33-34页 |
3.2 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4-38页 |
3.2.1 高职学生课程总体满意度 | 第34页 |
3.2.2 课程设置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.3 课程管理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2.4 课程资源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6-37页 |
3.2.5 教师教学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7页 |
3.2.6 学习环境满意度结果分析 | 第37-38页 |
3.3 基于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的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分析 | 第38-43页 |
3.3.1 性别 | 第38页 |
3.3.2 年级 | 第38-39页 |
3.3.3 学校 | 第39-40页 |
3.3.4 专业类型 | 第40页 |
3.3.5 个性特征 | 第40-41页 |
3.3.6 上课态度 | 第41-42页 |
3.3.7 课后投入时间 | 第42-4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4章 提高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的建议 | 第44-53页 |
4.1 改革课程设置 | 第44-45页 |
4.1.1 优化课程结构 | 第44页 |
4.1.2 合理安排公共课时 | 第44-45页 |
4.1.3 缩减课程幅度,完善课程内容 | 第45页 |
4.2 强化课程管理 | 第45-47页 |
4.2.1 充分落实自主选课方式 | 第45-46页 |
4.2.2 加强教材选用管理 | 第46页 |
4.2.3 合理安排课程 | 第46-47页 |
4.2.4 转变课程考核方式 | 第47页 |
4.3 提高教师素质 | 第47-48页 |
4.3.1 加大“双师型”教师培养与引进 | 第47-48页 |
4.3.2 增加师生课后互动的机会 | 第48页 |
4.4 完善课程资源 | 第48-50页 |
4.4.1 丰富校内资源 | 第48-49页 |
4.4.2 加强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| 第49页 |
4.4.3 拓展校外实训基地 | 第49-50页 |
4.5 改善课程学习环境,加强学风建设 | 第50页 |
4.6 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| 第50-53页 |
4.6.1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| 第50-51页 |
4.6.2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| 第51页 |
4.6.3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| 第51-53页 |
结论 | 第53-5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4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附录 A: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57-58页 |
附录 B:高职学生课程满意度调查问卷 | 第58-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