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植物学论文--植物细胞遗传学论文--植物基因工程论文

拟南芥表皮毛发育异常突变体的基因克隆与功能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17页
    1.1 表皮毛发生的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调控拟南芥表皮毛发生的分子网络模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影响拟南芥表皮毛发育的因素第12-13页
    1.2 图位克隆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定量RT-PCR第14-15页
    1.4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原理及用途第15页
    1.5 本实验的研究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6 本实验的研究内容第16-17页
第二章 拟南芥中两个新STI突变体的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第17-32页
    2.1 材料与方法第17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法第19-24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分析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突变体F08-02/abs3-1D和F04-01/abs3-1D的分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突变体F08-02和F04-01均为STI基因新等位突变体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STI蛋白N末端第一个PEST结构域对其与BLT的物理互作起到关键作用第28-29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两个新STI等位突变体的鉴定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STI蛋白质N末端在表皮毛发育中的重要作用第30-32页
第三章 拟南芥中GL1基因突变体F08-01的分离鉴定和基因功能分析第32-38页
    3.1 材料和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材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方法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遗传学分析及遗传背景纯化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图位克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5 突变体的回复验证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6 实时定量PCR(qPCR)第33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突变体F08-01的获得及表型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突变体F08-01的粗定位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突变体F08-01的基因克隆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突变体F08-01的回复验证第35-36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36-38页
第四章 M25-01的筛选鉴定与遗传学方式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4.1 材料和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分析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M25-01突变体的分离与表型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GL2的微量表达致使M25-01突变体逆转了gl2-3表皮毛缺失的表型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M25-01逆转突变基因可能是与GL2基因连锁的半显性遗传方式第41-43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43-45页
总结第45-46页
附录第46-50页
    附录1 CTAB 提取 DNA第46-47页
    附录2 实时定量PCR(qPCR)第47-48页
    附录3 酵母菌株的活化及感受态的制备第48-49页
    附录4 引物序列第49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作者简介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麦脱水素WZY2基因启动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及鉴定
下一篇:小鼠四倍体补偿技术体系建立与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