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工作、社会管理、社会规划论文

轻度认知障碍长者认知训练小组的干预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1章 导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缘起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认知训练介入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社会工作介入轻度认知障碍的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研究述评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理论视角第14-15页
    1.4 概念界定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轻度认知障碍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认知训练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现实导向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第16-19页
第2章 研究设计及干预设计第19-27页
    2.1 研究设计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方法的选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样本及研究对象的选取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研究工具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分析工具第22页
    2.2 干预设计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干预设计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假设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小组干预模型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小组目标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小组具体内容第25-27页
第3章 干预过程第27-40页
    3.1 前期筹备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干预场域的选取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场地及物资的筹备第28-29页
    3.2 从“组员”到“团队”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组员特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团体凝聚力第30-32页
    3.3 小组实施与互动第32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始于真诚和信任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教育”还是“游戏”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一场流畅的互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“融入”与“共生”第38-40页
第4章 干预结果第40-47页
    4.1 对照组与干预组研究对象前后测分数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4.2 对照组与干预组前测差异性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3 对照组前后测差异性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4.4 干预组前后测差异性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4.5 对照组与干预组前后改变程度的差异性分析第45-47页
第5章 结论与反思第47-55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5.2 讨论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小组工作原则与技巧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研究伦理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研究者角色第51页
    5.3 研究启示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持续性的认知训练小组干预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打造养老院日常认知训练模式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长者在养老院的适应与融入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干预研究在社会工作领域的运用第53-54页
    5.4 研究不足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第58-63页
卷内备考表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消费与认同:青年男同性恋者的身体消费研究--基于15名男同性恋者的深入访谈
下一篇:社区基金会:从行政化社区走向共治型社区的可能路径探究--以上海市浦东新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