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页 |
1.2 汽车悬架系统概述 | 第10-12页 |
1.3 汽车悬架系统分类及其特点 | 第12-14页 |
1.3.1 被动悬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半主动悬架 | 第13页 |
1.3.3 主动悬架 | 第13-14页 |
1.4 汽车悬架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4.1 汽车悬架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.2 汽车悬架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5 课题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2 汽车悬架系统的建模 | 第17-24页 |
2.1 空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 | 第17-20页 |
2.1.1 空气弹簧静态特性状态方程 | 第18-20页 |
2.1.2 空气弹簧的非线性力 | 第20页 |
2.2 两自由度车辆简化模型 | 第20-23页 |
2.2.1 模型假设 | 第21页 |
2.2.2 两自由度车辆模型 | 第21-23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3 汽车悬架系统滑模控制方法的研究 | 第24-35页 |
3.1 滑模控制的基本理论 | 第24-27页 |
3.1.1 滑动模态的定义 | 第24-27页 |
3.1.2 滑模控制的定义 | 第27页 |
3.2 汽车悬架系统的控制器设计 | 第27-34页 |
3.2.1 等效滑模控制器的设计 | 第28-31页 |
3.2.2 仿真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4 空气悬架半实物仿真平台硬件系统 | 第35-45页 |
4.1 半实物仿真平台整体架构 | 第35页 |
4.2 半实物仿真平台硬件系统组成 | 第35-44页 |
4.2.1 油源及作动器系统 | 第36页 |
4.2.2 悬架硬件试验台架 | 第36-39页 |
4.2.3 远程控制柜 | 第39-44页 |
4.2.4 操作台 | 第44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5 空气悬架半实物仿真平台软件设计 | 第45-62页 |
5.1 半实物仿真技术与V模式开发流程 | 第45-50页 |
5.1.1 半实物仿真技术 | 第45-47页 |
5.1.2 V模式开发流程 | 第47-50页 |
5.2 CarSim软件概述 | 第50-56页 |
5.2.1 CarSim软件的主要特点 | 第50页 |
5.2.2 CarSim软件的组成 | 第50-51页 |
5.2.3 CarSim车辆模型介绍 | 第51-52页 |
5.2.4 CarSim软件求解器 | 第52-54页 |
5.2.5 CarSim车辆模型与Simulink联合仿真 | 第54-56页 |
5.3 dSPACE仿真系统概述 | 第56-58页 |
5.3.1 dSPACE介绍 | 第56-57页 |
5.3.2 dSPACE硬件组成 | 第57-58页 |
5.3.3 dSPACE软件环境 | 第58页 |
5.4 dSPACE的辅助测试软件 | 第58-61页 |
5.4.1 代码生成软件RTI | 第58-59页 |
5.4.2 测试管理软件CcontrolDesk | 第59-61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6 空气悬架半实物仿真试验 | 第62-74页 |
6.1 空气弹簧压力调节试验 | 第62-63页 |
6.1.1 空气弹簧压力调节Simulink模型 | 第62-63页 |
6.1.2 空气弹簧压力调节仿真监控界面 | 第63页 |
6.2 电控空气悬架控制试验 | 第63-73页 |
6.2.1 空气悬架控制系统Simulink模型 | 第63-65页 |
6.2.2 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仿真监控界面 | 第65-67页 |
6.2.3 空气悬架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| 第67-73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73-74页 |
7 结论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8-79页 |
致谢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