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与写作:1950年代香港中学生汉文学素养的培育--以《中国学生周报》为例
中文摘要 | 第2-3页 |
Abstract | 第3页 |
中文文摘 | 第4-8页 |
绪论 | 第8-12页 |
第一章 政治态势下《周报》的阅读情境 | 第12-18页 |
第一节 “重英轻中”的工具式教育传统 | 第12-13页 |
第二节 南来新亚文人拓创文艺空间 | 第13-18页 |
第二章 营造阅读与写作的“体验场” | 第18-32页 |
第一节 主体:存养省察彰显个性 | 第18-20页 |
第二节 感知:开阔视野鼓荡适宜读书法 | 第20-23页 |
第三节 设版:激励投稿精构梯度 | 第23-28页 |
第四节 升华:设疑互动培植审美欣赏力 | 第28-32页 |
第三章 《周报》培养中学生达到的实践绩效 | 第32-40页 |
第一节 品悟建构,循源“真善美”之本 | 第32-35页 |
第二节 侨寓共鸣,折射赤子礼赞传统文化 | 第35-37页 |
第三节 启思导趣,滋养发表欲,引领写作诗意人生 | 第37-40页 |
第四章 对当今的启示 | 第40-46页 |
第一节 多层次视角的创新阅读思维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知解空白点,对话相与析 | 第41-43页 |
第三节 以读促写,优化期待视界,跃至“真我” | 第43-46页 |
结论 | 第46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