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汉语语文论文

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学好科普说明文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新课程改革下的科普说明文教学仍然存在低效问题第10-11页
    1.2 选题目的及意义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利于丰富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的理论内涵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有利于改善当前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现状第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现状综述第11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科普说明文研究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有效教学研究第14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1.5 研究主要内容第19-20页
第2章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概述第20-33页
    2.1 核心概念界定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科普说明文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有效教学第20-21页
    2.2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的特征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,注重科学素养的培养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,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重视科学知识的拓展,追求课堂的开放生成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的影响因素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与学的主体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课堂的环境第26-27页
    2.4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的衡量标准第27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确定有效的科普说明文教学目标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营造有效的科普说明文情境教学氛围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确定有效的科普说明文教学内容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注重学生有效地参与科普说明文教学活动第31-33页
第3章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有效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第33-72页
    3.1 对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选文的分析第33页
    3.2 问卷调查相关描述第33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调查目的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调查对象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问卷编制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问卷调查实施及结果分析第36-52页
    3.3 课堂观察相关描述第52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观察目的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观察对象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课堂观察表设计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课堂观察实施及结果分析第54-69页
    3.4 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存在的低效现象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教学目标的确定未充分体现课文特殊性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教学内容经常忽视科学精神与思想方法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教学方法种类较为单一且实施不当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教学评价方式的选用较为局限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教师反思意识较为欠缺第71-72页
第4章 改变小学语文科普说明文教学低效现象的对策第72-78页
    4.1 教学目标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设计全面,表述具体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分清主次,突出特点第72-73页
    4.2 教学内容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引导感悟科学精神第7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养科学思想方法第73-74页
    4.3 教学方法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重视课堂情境创设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随时指导学生探究第74页
    4.4 教学评价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丰富教学评价方式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鼓励学生自主评价第75页
    4.5 教学反思第75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思“成功之举”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思“败笔之处”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思“学生见解”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思“再教设计”第77-78页
第5章 结语第78-80页
    5.1 研究结论第78页
    5.2 本研究的特色与不足第78-80页
参考文献第80-83页
附录:调查问卷第83-88页
致谢第88页

论文共8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位值概念的进位加、退位减运算引入方法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基于学生主体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