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器人论文--工业机器人论文

三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9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页
    1.2 并联机器人机构的应用第9-12页
    1.3 并联机器人理论研究情况概述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并联机器人运动学的分析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并联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并联机器人的奇异位形分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并联机器人的仿真研究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研究背景及内容第17-19页
第二章 3-RRRT并联机器人逆向运动学分析第19-28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9-20页
    2.2 3-RRRT并联机器人机构简介第20-21页
    2.3 3-RRRT并联机器人的反解分析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3-RRRT并联机器人位置反解研究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3-RRRT并联机器人反解仿真第25-2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3-RRRT并联机器人正向运动学分析第28-3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-29页
    3.2 3-RRRT并联机器人的位置正解分析第29-33页
    3.3 3-RRRT并联机器人的正解仿真第33-35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5-36页
第四章 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研究第36-4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6页
    4.2 机器人奇异位形的定义第36-37页
    4.3 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的分析理论第37-38页
    4.4 3-RRRT并联机器人奇异位形分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雅可比矩阵的求解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奇异位形问题的求解第39-4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 3-RRRT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41-42页
    5.2 3-RRRT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第42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杆长限制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并联机器人极限边界数值搜索算法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并联机器人工作空间求解第45-47页
    5.3 工作空间算例仿真第47-49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-51页
    6.1 总结第50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50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7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差分激光三角法的水面油膜测厚系统光学传感器设计
下一篇:网络危机传播机理及其管理机制的研究--以高校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