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表目录 | 第12-14页 |
图目录 | 第14-1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6-2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6-18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6-17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7-18页 |
1.2 相关概念及研究对象界定 | 第18-24页 |
1.2.1 相关概念 | 第18-22页 |
1.2.2 研究对象界定 | 第22-24页 |
1.3 研究方法、主要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| 第24-28页 |
1.3.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24-26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26页 |
1.3.3 创新点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及发展研究综述 | 第28-46页 |
2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28-32页 |
2.1.1 早期的合作思想 | 第28页 |
2.1.2 合作社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| 第28-32页 |
2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32-43页 |
2.3 国外及国内相关研究评述 | 第43-46页 |
第三章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对比研究 | 第46-79页 |
3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演变及类型 | 第46-49页 |
3.2 东、中、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体情况比较 | 第49-59页 |
3.2.1 总体发展情况 | 第49-50页 |
3.2.2 各区域发展差异对比 | 第50-59页 |
3.3 云南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特点 | 第59-66页 |
3.3.1 发展环境具备欠发达地区代表性 | 第59-61页 |
3.3.2 总体上数量增长,但专业合作社所占比重逐年下降 | 第61-64页 |
3.3.3 组织类型多样并存,领办主体多以政府相关经济技术部门为主 | 第64-65页 |
3.3.4 行业分布与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紧密结合 | 第65-66页 |
3.4 东西部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差距原因分析 | 第66-73页 |
3.4.1 市场化进程差异大 | 第67-68页 |
3.4.2 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悬殊 | 第68-70页 |
3.4.3 农民受教育程度有差距 | 第70-72页 |
3.4.4 合作经济文化与传统存在较大差异 | 第72-73页 |
3.5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| 第73-77页 |
3.5.1 影响因素的现有研究梳理 | 第73-74页 |
3.5.1.1 基于发达国家(地区)研究视角得出的相关影响因素 | 第73-74页 |
3.5.1.2 基于东西部地区比较研究得出的相关影响因素 | 第74页 |
3.5.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发展的制约因素 | 第74-76页 |
3.5.3 影响因素的提炼 | 第76-7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分析与设计 | 第79-103页 |
4.1 影响因素与组织化程度关系 | 第79-82页 |
4.1.1 组织形成的基础条件决定了组织形式及规模 | 第79-80页 |
4.1.2 组织内部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组织紧密度 | 第80-81页 |
4.1.3 外部促进措施加强组织凝聚力 | 第81-82页 |
4.2 影响因素与组织化水平关系 | 第82-84页 |
4.3 影响因素与组织成本-收益关系 | 第84-90页 |
4.3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成本-收益构成 | 第84-86页 |
4.3.2 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组织成本-收益变化 | 第86-89页 |
4.3.3 影响因素作用于组织成本-收益 | 第89-90页 |
4.4 欠发达地区政府推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模式设计 | 第90-102页 |
4.4.1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主体分析确定 | 第91-95页 |
4.4.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权制度设计 | 第95-98页 |
4.4.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利益分配方式 | 第98-100页 |
4.4.4 政府服务对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| 第100-10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102-103页 |
第五章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 | 第103-119页 |
5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概述 | 第103-108页 |
5.1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机制的定义及其特征 | 第103-104页 |
5.1.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逻辑 | 第104-107页 |
5.1.3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内涵 | 第107-108页 |
5.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分析 | 第108-114页 |
5.2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 | 第108-111页 |
5.2.1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内生动力因素 | 第108-110页 |
5.2.1.2 内生动力与内生优势 | 第110-111页 |
5.2.2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生动力 | 第111-114页 |
5.2.2.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外生动力因素 | 第111-112页 |
5.2.2.2 外生动力与外生优势 | 第112-114页 |
5.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机制设计 | 第114-117页 |
5.3.1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环境特征 | 第114页 |
5.3.2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特征及其发展阶段 | 第114-115页 |
5.3.3 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动力机制设计 | 第115-117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117-119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119-122页 |
6.1 主要研究结论(包含政策建议) | 第119-120页 |
6.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| 第120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3-129页 |
附录 | 第129-13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