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文献综述 | 第9-11页 |
1.2.1 国外学者对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 | 第9-10页 |
1.2.2 国内学者对我国住房保障问题的研究 | 第10-11页 |
1.2.3 文献评述 | 第11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方法和创新 | 第11-13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1-12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1.3.3 创新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住房保障相关概念和理论分析 | 第13-22页 |
2.1 住房保障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3-15页 |
2.1.1 社会保障理论 | 第13-14页 |
2.1.2 公平分配理论 | 第14页 |
2.1.3 住房过滤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2 住房保障体系的内涵 | 第15-17页 |
2.2.1 “住房保障”的含义 | 第15页 |
2.2.2 “住房保障体系”的内容 | 第15-17页 |
2.3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 | 第17-19页 |
2.3.1 “责任”的定义 | 第17页 |
2.3.2 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责任分析 | 第17-18页 |
2.3.3 政府在住房保障中的角色定位 | 第18-19页 |
2.4 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政府承担主体责任的依据 | 第19-22页 |
2.4.1 理论依据 | 第20页 |
2.4.2 现实依据 | 第20-22页 |
第三章 政府责任在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变迁中的演变 | 第22-26页 |
3.1 政府完全包办(1949—1977 年) | 第22-23页 |
3.2 市场成为主导(1978—2005 年) | 第23-25页 |
3.2.1 1978 年至1998 年是我国住房制度发展的转折点,住房商品化观念深入人心 | 第23-24页 |
3.2.2 1998 年至2006 年间单一的市场化导致政府的住房保障责任缺失 | 第24-25页 |
3.3 政府重归主导(2006 年—2011 年) | 第25-26页 |
第四章 政府在城镇住房保障领域责任缺失的表现及原因 | 第26-31页 |
4.1 政府在城镇住房保障领域责任缺失的表现 | 第26-29页 |
4.1.1 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 | 第26-27页 |
4.1.2 住房保障立法不完备 | 第27页 |
4.1.3 住房保障财政支持力度不够 | 第27-28页 |
4.1.4 住房保障监管不到位 | 第28-29页 |
4.2 政府责任缺失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1页 |
4.2.1 政府对于住房保障的主体责任认识不足 | 第29页 |
4.2.2 政府在住房保障的政策实施中能力不足 | 第29-31页 |
第五章 国外住房保障制度分析及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构建规划 | 第31-36页 |
5.1 公共住房供应模式 | 第31-32页 |
5.2 住房补贴模式 | 第32-33页 |
5.3 房租控制模式 | 第33页 |
5.4 我国住房保障体系构建规划 | 第33-36页 |
第六章 完善政府在城镇住房保障领域责任的思路 | 第36-41页 |
6.1 制度完善 | 第36-38页 |
6.1.1 扩大住房保障的房源 | 第36-37页 |
6.1.2 明确住房保障的保障对象和保障对象的受保资格 | 第37页 |
6.1.3 明确住房保障管理监督机制 | 第37-38页 |
6.2 资金支持 | 第38-39页 |
6.2.1 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 | 第38页 |
6.2.2 鼓励民间资产投资建设保障性住房,创新保障性住房资金融资工具 | 第38-39页 |
6.3 法制保障 | 第39-41页 |
6.3.1 制定出台住房保障法 | 第39页 |
6.3.2 完善相配套的法律法规 | 第39-41页 |
结束语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