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各种企业经济论文--私营企业论文

后危机时代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问题探索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1 绪论第6-1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6-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6-8页
    1.2 相关概念辨析第8页
    1.3 主要研究方法第8-9页
    1.4 全文主要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图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全文主要内容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技术路线图第10-12页
2 文献综述第12-19页
    2.1 出口信用风险来源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出口信用风险的识别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出口信用风险的预警第14页
    2.2 出口信用风险评价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宏观层面出口信用风险评价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企业变量预测模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企业经营管理模型第16页
    2.3 出口信用风险防控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全程管理模式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风险转移第17-19页
3 后危机时代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现状第19-25页
    3.1 后危机时代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增大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源于国际贸易宏观环境的风险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源于海外进口企业的风险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源于民营外贸企业的风险第21页
    3.2 民营企业自身特征使其更易受到出口信用风险影响第21-23页
    3.3 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3-25页
4 后危机时代民营外贸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的防控第25-30页
    4.1 事前控制:客户信用风险的识别与评估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完善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利用客户授信额度评估指标完善客户授信制度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根据客户资信选择收汇方式第27页
    4.2 事中控制:风险转移第27-28页
    4.3 事后控制: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账龄分析管理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建立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应收账款逾期追收第29-30页
5 宁波市CIE公司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案例分析第30-48页
    5.1 CIE公司背景第31-32页
    5.2 CIE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CIE公司出口业务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CIE公司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构与人员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CIE公司信用风险管理流程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信用审批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CIE公司出口信用风险的控制第36-37页
    5.3 后危机时代CIE公司出口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及典型案例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国际贸易环境渐趋恶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缺失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重视贸易数量而忽视信用风险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公司内部职责不明,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现行的合同制度和单证制度存在缺陷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信用风险转移手段不够多样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7 缺乏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第42页
    5.4 CIE公司信用风险管理的提升第42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将信用风险管理纳入发展战略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事前控制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事中控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事后控制第46-48页
6 结论第48-50页
参考文献第50-52页
附录第52-54页
致谢第54-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海关与企业间的伙伴关系研究
下一篇:山东铸造焦有限公司内部扩张战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