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--企业经济论文--企业生产管理论文--产品管理论文

团队即兴及其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6-37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的背景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问题的提出第20-2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新产品开发绩效和团队有效性的相关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团队即兴内涵维度及其测量的相关研究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团队即兴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的相关研究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前置因素的相关研究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相关研究述评第32-33页
    1.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3-34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35-37页
第2章 团队即兴的结构维度及其测量研究第37-68页
    2.1 团队即兴维度的界定第37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研究结果分析第38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即兴维度内涵分析第45-47页
    2.2 团队即兴量表的编制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初始题项开发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内容效度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研究样本第50-51页
    2.3 团队即兴量表的精简第51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项目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探索性因子分析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信度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2.4 团队即兴量表的验证第57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验证性因子分析第57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区别效度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收敛效度分析第65-6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67-68页
第3章 团队即兴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第68-105页
    3.1 研究假设与理论构建第68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团队即兴对新产品开发绩效的影响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团队学习的中介作用第74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团队柔性的中介作用第79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团队即兴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作用机制的理论模型第83页
    3.2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第83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过程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变量定义与测量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变量聚合与检验第87-91页
    3.3 研究结果第9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多元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第92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讨论第101-10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104-105页
第4章 团队即兴和新产品开发绩效间的调节因素研究第105-140页
    4.1 研究假设与理论构建第105-11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团队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交互记忆系统的调节作用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团队共享领导的调节作用第111-11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团队开放个性的调节作用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团队即兴和新产品开发绩效关系间调节因素的理论模型第117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研究样本与流程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变量定义与测量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变量聚合与检验第119-123页
    4.3 研究结果第123-1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12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多元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第123-1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讨论第135-13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139-140页
第5章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的前置因素研究第140-164页
    5.1 研究假设与理论构建第140-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团队压力对团队即兴的影响第140-1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最简结构对团队即兴的影响第142-14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团队心理安全对团队即兴的影响第146-14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团队共享心智对团队即兴的影响第148-1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影响因素的概念模型第150-151页
    5.2 研究方法与变量设计第151-15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研究样本与流程第15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变量定义与测量第15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变量聚合和检验第152-156页
    5.3 研究结果第156-1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第156-1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多元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第157-16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讨论第161-163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163-164页
第6章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及其绩效的动态演化研究第164-186页
    6.1 IMOI范式下的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第164-165页
    6.2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第165-171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因果反馈关系的分析第165-16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系统流图和方程构建第166-17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模型基本参数的设置第170-171页
    6.3 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第171-18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模拟状态的检测和设定第171-1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团队单一状态变化的影响第174-18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团队组合状态变化的影响第181-18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果的讨论第184-185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185-186页
结论第186-188页
参考文献第188-220页
附录A 内容分析法中的即兴定义第220-222页
附录B 内容分析法中的编码结果第222-228页
附录C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问卷调查(团队领导)第228-231页
附录D 新产品开发团队即兴问卷调查(团队成员)第231-235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235-237页
致谢第237-239页
个人简历第239页

论文共2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GPU的车身结构接触碰撞过程并行计算方法
下一篇:模式识别受体触发的巨噬细胞天然免疫应答调控的新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