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药学论文--中药化学论文--化学分析与鉴定论文

杉木皮的化学成分及药效学研究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页
第一章 杉木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1-23页
    1. 杉木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杉木的分布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木材及药用概况第12页
    2. 杉木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杉木精油提取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水蒸气蒸馏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溶剂提取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超临界萃取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压榨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5 干馏法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挥发油研究概况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挥发油的性质与应用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杉木挥发油成分及功效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杉木黄酮类成分研究概况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杉木萜类成分研究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杉木脂肪酸成分研究概况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6 杉木其它化合物研究概况第16-17页
    3. 杉木药理活性研究概况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1 抗炎作用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精油的抑菌作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抗氧化作用第18页
    4. 天然化合物分离纯化技术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柱色谱柱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4.2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2 溶剂系统选择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操作方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4.3 中压柱色谱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.4 薄层色谱分析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4.5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20-21页
    5. 本论文研究背景、意义、内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5.1 研究背景、意义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 研究内容第21-23页
第二章 杉木皮化学成分的理化鉴定第23-30页
    1.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仪器第24页
    2. 杉木皮成分初步分离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乙醇提取液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 石油醚提取液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水提取液第24页
    3. 实验方法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黄酮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生物碱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甾体或萜类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4 蒽醌类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 香豆素类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6 强心苷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7 酚类和鞣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8 皂苷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9 糖、多糖和苷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0 氨基酸、肽、和蛋白质类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1 有机酸类第27页
    4. 结果与分析第27-30页
第三章 杉木皮挥发油成分分析第30-38页
    1.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实验材料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实验试剂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实验仪器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挥发油的提取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GC-MS分析条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结果与讨论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实验结果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讨论第34页
    2. CO_2超临界流体萃取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试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实验仪器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实验结果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讨论第36-38页
第四章 杉木皮药理活性研究第38-49页
    1. 抗炎实验(耳肿胀法)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1 实验材料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2 实验试剂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.3 实验仪器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方法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结果与分析第39-40页
    2. 抑菌实验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3 主要材料与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.4 实验仪器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培养基的配制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待用灭菌材料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无菌滤纸片的制备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含药纸片的制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紫外灭菌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6 菌悬液的制备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7 倒平皿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8 加菌液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9 加样品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0 抑菌圈直径的测量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结果与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3. 抗氧化实验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还原能力的测定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.3 结果与讨论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 自由基ABTS·的清除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方法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3 结果与讨论第48-49页
第五章 杉木皮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与鉴定第49-64页
    1. 实验材料、试剂与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1 实验材料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1.2 实验试剂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仪器第49-50页
    2. 实验流程图第50-51页
    3. 杉木皮成分提取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1 醇提浸膏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 水提浸膏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水提不同极性部位的制备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4 提取结果第51-52页
    4. 乙酸乙酯部分分离纯化第52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样品粗分(柱色谱分离)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1 拌样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2 安装减压硅胶柱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.3 减压洗脱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样品细分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3 中高压柱分离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4 柱色谱分离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1 化合物Ⅰ的HPLC纯度验证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 化合物Ⅱ的HPLC纯度验证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3 化合物Ⅲ的HPLC纯度验证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4 化合物Ⅳ的HPLC纯度验证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5 化合物Ⅴ的HPLC纯度验证第58-59页
    5. 化合物结构光谱解析第59-64页
        5.1 化合物理化数据及波谱数据的结构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2 分离单体药理作用第63-64页
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讨论第64-66页
    1. 杉木成分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理化鉴定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杉木皮的挥发油成分第64页
    2. 杉木皮提取物的药理学作用第64-65页
    3. 杉木皮分离成分第65-66页
附图第66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1页
致谢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近十年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研究
下一篇:基于“十八反”的中药配伍禁忌理论基础研究--中药配伍禁忌研究信息处理平台的建立和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