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10页 |
导论 | 第10-20页 |
一、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 研究现状与综述 | 第11-16页 |
三、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6-18页 |
四、 相关概念说明 | 第18-19页 |
五、 研究重点、难点与创新 | 第19-20页 |
第一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历程 | 第20-31页 |
第一节 延安时期的历史特点 | 第20-22页 |
一、 时空特点 | 第20-21页 |
二、 时势特点 | 第21页 |
三、 环境特点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阶段 | 第22-28页 |
一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 | 第22-23页 |
二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分期的依据及意义 | 第23页 |
三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标志性事件及成果 | 第23-28页 |
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 | 第28-31页 |
一、 共产党领导抗日运动 | 第28-29页 |
二、 全国人民抗日运动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| 第31-45页 |
第一节 毛泽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| 第31-37页 |
一、 毛泽东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| 第31-32页 |
二、 毛泽东军事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 | 第32-33页 |
三、 毛泽东的《实践论》、《矛盾论》 | 第33-37页 |
第二节 刘少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| 第37-40页 |
一、 提高共产党员修养的重要意义 | 第37-38页 |
二、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| 第38页 |
三、 群众的革命实践与共产党员的修养 | 第38-39页 |
四、 思想意识修养和理论学习的统一 | 第39-40页 |
第三节 张闻天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| 第40-43页 |
一、 论青年的修养 | 第40-41页 |
二、 党员与非党员群众的关系 | 第41页 |
三、 党的宣传鼓动工作 | 第41-43页 |
第四节 抗战时期其他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贡献 | 第43-45页 |
一、 周恩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| 第43页 |
二、 抗战初期其他同志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 | 第43-45页 |
第三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| 第45-67页 |
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 | 第45-53页 |
一、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、观点、方法教育 | 第45-47页 |
二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教育 | 第47-48页 |
三、 新民主主义理论教育 | 第48-49页 |
四、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、方针、政策的教育 | 第49-50页 |
五、 党员修养与民主教育 | 第50-52页 |
六、 党内教育与党外教育 | 第52-53页 |
第二节 延安时期不同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3-61页 |
一、 军队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3-56页 |
二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6-58页 |
三、 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8-59页 |
四、 干部思想政治教育 | 第59-61页 |
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| 第61-67页 |
一、 批评与自我批评相结合 | 第61-62页 |
二、 宣传工作与鼓动工作相结合 | 第62-63页 |
三、 正面典型教育与反面典型教育相结合 | 第63-65页 |
四、 发扬民主与联系群众相结合 | 第65-67页 |
第四章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评析 | 第67-80页 |
第一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 | 第67-71页 |
一、 牢固确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命线的地位 | 第67-68页 |
二、 秉持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针 | 第68-69页 |
三、 民主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| 第69-70页 |
四、 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性与针对性相统一的原则 | 第70-71页 |
第二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经验 | 第71-75页 |
一、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确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地位的有机统一 | 第71-72页 |
二、 原则性和灵活性与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有机统一 | 第72-73页 |
三、 思想政治教育与党的建设的有机统一 | 第73-75页 |
第三节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启示 | 第75-80页 |
一、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| 第75-76页 |
二、 推进党的科学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 | 第76页 |
三、 围绕中心工作与区别不同对象结合起来 | 第76-77页 |
四、 加强群众思想政治教育与为群众办实事、办好事结合起来 | 第77-78页 |
五、 继承“延安精神”和发扬“延安精神”结合起来 | 第78-80页 |
结语 | 第80-8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1-8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85-86页 |
致谢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