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农业基础科学论文--土壤学论文--水土保持论文

北京小流域产流特点及暴雨洪水计算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1章 绪论第9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北京洪水灾害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北京市小流域经济建设与洪水灾害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小流域暴雨洪水研究进展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外小流域暴雨径流观测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北京小流域暴雨径流观测现状和必要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研究进展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山区小流域洪水影响评价研究进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-15页
第2章 北京历史洪水及降水特点第15-20页
    2.1 北京地区历史洪水情况第15-16页
    2.2 北京小流域山洪成因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气候与气象因素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形因素第16-17页
    2.3 北京地区洪水的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洪水时间分布特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洪水空间分布特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小流域洪水特征第17-18页
    2.4 北京地区降雨特点第18-20页
第3章 北京小流域产流特征分析第20-45页
    3.1 流域径流形成过程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产流过程和汇流过程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径流系数及其影响因素第21-22页
    3.2 北京典型小流域野外调查情况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典型小流域及调查概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典型小流域地质调查概况第23-25页
    3.3 “7·21”北京特大暴雨后小流域洪水调查第25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7·21”北京特大暴雨基本情况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“7·21”小流域洪水调查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“7·21”小流域洪水调查内容及成果第29-32页
    3.4 北京小流域坡面径流场产流分析第32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坡面径流场数据简介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坡面径流产流变化规律第32-42页
    3.5 小流域产流与地表岩性的关系初探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基岩地质体与雨水下渗的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覆盖层地质体与雨水下渗的关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地质构造与雨水下渗的关系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北京小流域产流特点第43-45页
第4章 北京市小流域洪水计算方法研究第45-70页
    4.1 小流域洪水计算方法概述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小流域洪峰流量计算常用方法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推理公式原理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设计暴雨计算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流域特征值量算第47-48页
    4.2 北京地区小流域洪水计算方法第48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小流域流域特征与河网提取第48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北京山区推理公式法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改进推理公式法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设计洪水过程线第62-63页
    4.3 北京小流域洪水计算公式修正第63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北京市推理公式损失参数修正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改进推理公式损失参数修正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原推理公式和改进推理公式算例第66-68页
    4.4 修正后计算结果与讨论第68-70页
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70-72页
    5.1 主要工作及结论第70页
    5.2 存在主要问题第70-71页
    5.3 未来工作的展望第71-72页
参考文献第72-75页
致谢第75-77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语义网技术的车货匹配系统
下一篇:合肥南艳湖城市生态公园自然体验设计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