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经营性汽车按揭贷款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1-21页
 第一节 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1-13页
  一、研究的背景第11页
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11-13页
 第二节 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一、实证分析法第13-14页
  二、比较分析法第14页
 第三节 论文涉及的相关理论第14-19页
  一、预期收入理论第14-15页
  二、逆向选择理论第15-16页
  三、预警理论第16-17页
  四、内部控制理论第17-19页
 第四节 论文的必要的假设和组织结构第19-21页
  一、必要的前提条件和假设第19页
  二、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9-21页
第二章 国内外汽车贷款研究现状及管理模式第21-34页
 第一节 汽车贷款简介第21-25页
  一、相关概念第21页
  二、汽车贷款的特点第21-22页
  三、汽车贷款的操作模式第22-23页
  四、我国汽车贷款的发展历史第23-25页
 第二节 国内外汽车信贷研究现状第25-28页
  一、国外汽车信贷研究第25-27页
  二、国内研究状况第27-28页
 第三节 国外汽车消费贷款管理模式第28-34页
  一、美国汽车消费贷款管理第28-32页
  二、日本汽车消费信贷管理第32-34页
第三章 汽车贷款风险因素识别第34-39页
 第一节 内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第34-37页
  一、商业银行风险意识淡薄第34-35页
  二、风险管控体系缺位第35页
  三、业务操作风险第35-37页
 第二节 外部环境风险因素识别第37-39页
  一、政策风险第37-38页
  二、信用风险第38页
  三、不可抗力风险第38-39页
第四章 汽车贷款风险控制体系分析第39-42页
 第一节 风险控制体系建立思路第39-40页
 第二节 风险控制体系构建第40-42页
  一、从贷款办理流程的角度思考第40-41页
  二、从部门设置的角度思考第41页
  三、从信贷制度建设的角度思考第41-42页
第五章 汽车贷款关键风险点控制方案第42-58页
 第一节 建立目标客户评分模型第42-49页
  一、评分模型的指标设计第43-44页
  二、模型建立第44-47页
  三、操作难点及解决方法第47-49页
 第二节 进一步丰富第二还款来源第49页
 第三节 建立完善的贷后管理体系第49-56页
  一、原有贷后管理模式第50-51页
  二、汽车贷款贷后管理模式设计第51-56页
 第四节 建立新型的银行、经销商、保险公司合作模式第56-58页
  一、制订银商保的三方合作协议,形成共同联保的机制第56-57页
  二、引入保险公司、经销商竞争机制第57-58页
第六章 汽车贷款风险管理的建议第58-61页
 第一节 对银行的建议第58页
 第二节 对国家管理机关的建议第58-61页
  一、进一步完善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第58-59页
  二、完善汽车贷款管理的相关法规第59-61页
第七章 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61-62页
参考文献第62-65页
致谢第65页

论文共6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开放式投资基金绩效的综合评价体系研究--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的实证研究
下一篇:成都地产A项目开发策略案例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