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引言 | 第12-15页 |
(一)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(二)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(三)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| 第14页 |
(四) 重点、难点和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一、 大学生软实力的内涵 | 第15-18页 |
(一) 软实力研究的背景 | 第15页 |
(二) 软实力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(三) 大学生软实力的概念 | 第16-18页 |
二、 独立学院提升大学生软实力的必要性 | 第18-22页 |
(一) 独立学院大学生的特殊性 | 第18-19页 |
1. 综合素质较高,文化基础薄弱 | 第18页 |
2. 爱好广泛,特长众多 | 第18-19页 |
3. 注重个性张扬,自信心不足 | 第19页 |
4. 社会经验丰富,活动能力强 | 第19页 |
(二)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软实力的必要性 | 第19-22页 |
1. 有助于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| 第20页 |
2. 促进学校发展 | 第20-22页 |
三、 独立学院大学生软实力现状调查 | 第22-26页 |
(一) 对软实力认知方面 | 第22-23页 |
(二) 品德素质 | 第23-24页 |
(三) 沟通与表达能力 | 第24页 |
(四) 创新能力 | 第24-25页 |
(五) 团队协作 | 第25-26页 |
四、 独立学院大学生软实力不足的归因分析 | 第26-30页 |
(一) 教育体制的影响 | 第26-28页 |
1. 应试教育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2. 注重硬本领,忽视软实力 | 第27页 |
3. 专业的选择自由度小 | 第27-28页 |
(二) 社会环境影响 | 第28-29页 |
1. 市场经济的影响 | 第28页 |
2. 家庭的影响 | 第28页 |
3. 社会思潮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(三) 人才素质观的错误定位 | 第29-30页 |
1. 重专业轻人文 | 第29页 |
2. 自身修养缺乏锤炼 | 第29-30页 |
五、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软实力的对策 | 第30-44页 |
(一) 从独立学院大学生入手,引导学生培养自身的软实力 | 第30-34页 |
1. 培养良好人际沟通能力 | 第30-32页 |
2. 培养良好团队协作精神 | 第32-33页 |
3. 培养领导能力 | 第33-34页 |
4. 培养创新精神 | 第34页 |
(二) 从独立学院师资力量入手,提高教师队伍软实力 | 第34-37页 |
1. 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 | 第34-36页 |
2. 培养专职教师队伍,多方位引进人才 | 第36-37页 |
(三) 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定位入手,强化职业技能 | 第37-41页 |
1. 立足基础课程,精简专业课程,增加职业技能 | 第37-39页 |
2. 增加礼仪课程,培养基本的商务礼仪 | 第39页 |
3. 引入拓展训练教育,激发学生对软实力的培养 | 第39-41页 |
(四) 从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模式入手,建立实践平台 | 第41页 |
1. 创造机会增加社会实践 | 第41页 |
2. 建立暑期实践平台 | 第41页 |
3. 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| 第41页 |
4. 用好校园社团组织平台 | 第41页 |
(五) 从优化校园文化入手,营造良好的环境 | 第41-44页 |
1. 打造真挚和谐的校风 | 第42页 |
2. 塑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| 第42页 |
3. 创造和谐的宿舍文化 | 第42-43页 |
4. 培育文明的网络文化 | 第43页 |
5. 树立严谨的教风风范 | 第43-44页 |
结论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46页 |
附录(参考书目) | 第46-48页 |
附录内容(调查问卷) | 第48-51页 |
后记 | 第51-52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