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分子生物学论文--基因工程(遗传工程)论文

抗人N末端B型钠尿肽原(NT-proBNP)单克隆抗体的研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目录第7-10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2页
    1.1 N末端B型钠尿肽原(NT-proBNP)简介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NT-proBNP来源及分子结构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NT-proBNP生物学功能及临床应用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与 BNP 比较,临床上检测 NT-proBNP 的优势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NT-proBNP的检测第13-15页
    1.2 抗体技术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抗体技术简介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单克隆抗体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3 快速诊断研究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POCT简介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荧光胶乳免疫层析技术在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研究目的、主要内容及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内容第21-22页
第二章 NT-proBNP特异性单克隆的制备及鉴定第22-51页
    2.1 前言第22页
    2.2 实验材料第22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动物与细胞株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主要仪器设备、耗材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主要试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. 培养基与常用溶液第24-28页
    2.3 实验方法第28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间接ELISA检测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单克隆抗体HRP标记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间接ELISA法测定标记抗体的工作浓度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重组NT-proBNP蛋白的鉴定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NT-proBN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第31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单克隆抗体的分析鉴定第35-38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3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重组蛋白的鉴定第38-4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1 重组蛋白的纯度分析及Western Blot鉴定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1.2 重组蛋白的活性鉴定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免疫小鼠血清效价的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细胞融合及阳性克隆筛选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四株单克隆抗体亚类的鉴定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四株杂交瘤细胞的腹水及纯化后抗体效价检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四株纯化后单克隆抗体纯度的检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单克隆抗体的特异性检定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7.1 四株单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鉴定结果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7.2 四株单克隆抗体与其它心肌标志物的交叉反应性检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8 四株单克隆抗体亲和力的检测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9 四株单克隆抗体表位的初步鉴定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9.1 表位多肽的选择与合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.9.2 四株单克隆抗体表位的初步鉴定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0 四株杂交瘤细胞株的稳定性第49-50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三章 抗人NT-proBNP单克隆抗体在荧光定量免疫层析中的应用第51-66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1页
    3.2 实验材料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检测样品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主要仪器设备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主要试剂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常用溶液第53页
    3.3 实验方法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单克隆抗体HRP标记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间接ELISA法测定标记抗体的工作浓度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ELISA平台筛选单克隆抗体的双夹心配对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喷膜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荧光胶乳标记单克隆抗体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荧光胶乳标记后的单克隆抗体与抗原反应活性的测定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双夹心单克隆抗体配对在荧光免疫层析平台上的初筛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8 荧光免疫层析平台上初筛抗体配对的进一步确认筛选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9 抗体对 1G12+H3 在荧光免疫层析平台的临床检测应用第56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56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六株单克隆抗体标记效果的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HRP标记抗体工作浓度的确定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单克隆抗体的双夹心配对在ELISA平台的筛选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荧光标记后抗体活性的测定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抗体配对在荧光免疫层析平台上的初筛结果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6 荧光免疫层析平台上初筛抗体配对的进一步确认筛选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1 标准曲线绘制及标准曲线方程的拟合第59-6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6.2 临床标本的检测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7 抗体对 1G12+H3 在荧光免疫层析平台的临床检测应用第63-6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节第64-66页
结论和展望第66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附件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广播星历参数及拟合算法性能研究
下一篇:重金属镉诱导下白腐真菌胞外培养液蛋白的提取及分析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