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电工材料论文--强性介质和压电介质论文

弛豫铁电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学和电学特性研究

摘要第6-9页
Abstract第9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6-4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铁电材料/弛豫铁电材料概述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弛豫铁电体的分类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铁电材料的应用第18-20页
    1.2 若干钙钛矿结构材料的研究进展第20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PZN-xPT的结构和发展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锆钛酸铅材料简介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无铅压电材料简介第26-28页
    1.3 弛豫钙钛矿薄膜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脉冲激光沉积法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磁控溅射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化学气相沉积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分子束外延法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溶胶-凝胶第30-31页
    1.4 材料的测试及表征手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结构表征技术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形貌表征技术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电学测试表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光学表征第32-33页
    1.5 博士期间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-35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5-42页
第二章 弛豫PZN-0.2PT薄膜的制备、光学性质及其电子跃迁第42-65页
    2.1 PZN-PT材料概述第42-43页
    2.2 PZN-0.2PT薄膜的制备方法概述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原料和仪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前驱液制备流程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PZN-0.2PT薄膜制备过程第44-45页
    2.3 PZN-0.2PT薄膜的结构和性能表征第45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PZN-0.2PT薄膜的XRD测试结果及样品制备质量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PZN-0.2PT薄膜的表面形貌研究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PZN-0.2PT薄膜的XPS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椭圆偏振光谱数据分析和拟合方法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PZN-0.2PT薄膜的光学色散与温度的依赖关系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PZN-0.2PT薄膜的能带结构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PZN-0.2PT薄膜的电子跃迁机制第56-57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57-5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59-65页
第三章 xSr-PAN-PZT陶瓷的制备和结构表征第65-84页
    3.1 xSr-PAN-PZT陶瓷的制备第65-66页
    3.2 xSr-PAN-PZT陶瓷的XRD表征第66-68页
    3.3 xSr-PAN-PZT陶瓷的拉曼光谱研究第68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变温拉曼实验配置和xSr-PAN-PZT的正则模式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室温不同Sr浓度样品的拉曼表征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变温不同Sr浓度样品的拉曼表征第70-74页
    3.4 xSr-PAN-PZT陶瓷的介电、铁电及压电性能第74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xSr-PAN-PZT陶瓷的介电温谱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xSr-PAN-PZT陶瓷的铁电性能与温度的关系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xSr-PAN-PZT陶瓷的应变与温度的关系第76-77页
    3.5 xSr-PAN-PZT陶瓷的相结构图第77-7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78-8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0-84页
第四章 稀土金属掺杂高场致应变无铅压电陶瓷的性能与畴翻转第84-11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84-85页
    4.2 xDy:NBBT体系的表面形貌和微结构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AFM表面测试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XRD与Raman分析第85-87页
    4.3 xDy:NBBT体系的电学性质第87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介电温谱分析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室温下铁电场及场致应变特性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频率对应变和畴的影响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第90-91页
    4.4 单相和二相共存材料的畴理论第91-9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势能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Coarse-grained theory第92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有效自发应变和极化的集合第94-95页
    4.5 xDy:NBBT陶瓷电畴翻转机制第95-97页
    4.6 xDy:NBBT陶瓷畴模式与相结构的关系第97-100页
    4.7 xDy:NBBT陶瓷的光致发光第100-104页
    4.8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06-114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114-116页
    5.1 主要内容归纳第114-115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15-116页
附录Ⅰ 畴理论应用实例第116-121页
附录Ⅱ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清单第121-122页
附录Ⅲ 致谢第122-123页

论文共12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长江上游紫色土不同种植体系肥料氮去向及氮素平衡
下一篇:涂硼MWPC热中子探测器信号读出方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