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0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| 第14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4-16页 |
1.1.2 研究问题 | 第16页 |
1.2 研究目标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2.1 研究目标 | 第16-17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7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7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9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9-20页 |
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| 第20-30页 |
2.1 农民信息行为 | 第20-24页 |
2.1.1 信息需求行为及影响因素 | 第20-22页 |
2.1.2 信息获取行为及影响因素 | 第22-24页 |
2.2 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 | 第24-27页 |
2.2.1 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2.2 特征及影响因素 | 第26-27页 |
2.3 已有研究启示及研究不足 | 第27-30页 |
2.3.1 已有研究启示 | 第27-28页 |
2.3.2 研究不足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研究设计 | 第30-40页 |
3.1 调查视角 | 第30-31页 |
3.1.1 社会资本理论 | 第30页 |
3.1.2 从社会资本视角分析的可行性 | 第30-31页 |
3.2 调查框架与变量测度 | 第31-35页 |
3.2.1 前因变量的构成与测度 | 第32-34页 |
3.2.2 结构变量的构成与测度 | 第34页 |
3.2.3 效应变量的构成与测度 | 第34-35页 |
3.3 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| 第35-40页 |
3.3.1 预调研 | 第35-36页 |
3.3.2 正式调研 | 第36页 |
3.3.3 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| 第36-40页 |
第4章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调查结果 | 第40-50页 |
4.1 信息需求 | 第40-43页 |
4.1.1 信息意识 | 第40页 |
4.1.2 信息需求主题 | 第40-42页 |
4.1.3 信息需求动机 | 第42-43页 |
4.1.4 信息需求频率 | 第43页 |
4.2 信息获取 | 第43-50页 |
4.2.1 信息源的选择偏好 | 第43-46页 |
4.2.2 选择信息源的原因 | 第46-47页 |
4.2.3 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的阻碍因素 | 第47-50页 |
第5章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行为的影响 | 第50-64页 |
5.1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影响 | 第50-56页 |
5.1.1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个体差异分析 | 第50-53页 |
5.1.2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影响 | 第53-56页 |
5.2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绩效的影响 | 第56-64页 |
5.2.1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绩效的个体差异分析 | 第56-58页 |
5.2.2 社会资本与信息搜寻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| 第58-59页 |
5.2.3 社会资本对信息搜寻绩效的回归分析 | 第59-64页 |
第6章 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服务提升对策分析 | 第64-68页 |
6.1 政府角度的建议 | 第64-65页 |
6.1.1 加强提高农民信息意识的宣传 | 第64页 |
6.1.2 完善监督信息服务站的建设机制 | 第64-65页 |
6.1.3 加强政府的反馈机制 | 第65页 |
6.2 信息服务机构角度的建议 | 第65-66页 |
6.2.1 农村信息服务机构应落到实处 | 第65页 |
6.2.2 提供丰富的信息培训 | 第65-66页 |
6.2.3 帮助提高农民的信息搜寻能力 | 第66页 |
6.3 农民自身角度的建议 | 第66-68页 |
6.3.1 主动提高自身信息意识 | 第66页 |
6.3.2 利用社会资本提高信息获取能力与搜寻绩效 | 第66-68页 |
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| 第68-70页 |
7.1 研究结论 | 第68-69页 |
7.1.1 不同地域的农民日常生活信息需求特征 | 第68页 |
7.1.2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获取的影响 | 第68页 |
7.1.3 社会资本对农民日常生活信息搜寻绩效的影响 | 第68页 |
7.1.4 信息服务提升对策分析 | 第68-69页 |
7.2 研究展望 | 第69-70页 |
7.2.1 研究不足 | 第69页 |
7.2.2 研究展望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8页 |
附录 | 第78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