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6页 |
1.1 题目来源 | 第8页 |
1.2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8页 |
1.3 致密油成藏与富集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| 第8-12页 |
1.3.1 致密油的定义 | 第8页 |
1.3.2 国内外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3.3 国内外致密油富集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3.4 致密油成藏成藏研究存在的问题 | 第1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2-14页 |
1.4.1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致密油成藏条件研究及评价 | 第12-13页 |
1.4.2 花海凹陷致密油成藏过程及富集机理研究 | 第13页 |
1.4.3 花海凹陷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| 第13-14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| 第14页 |
1.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14-16页 |
第2章 酒泉盆地花海凹陷地质概况 | 第16-23页 |
2.1 地质概况 | 第16页 |
2.2 构造演化 | 第16-19页 |
2.3 地层发育特征 | 第19-22页 |
2.4 勘探现状 | 第22-23页 |
第3章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成藏条件研究及评价 | 第23-61页 |
3.1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源岩特征 | 第23-33页 |
3.1.1 烃源岩分布特征 | 第23-25页 |
3.1.2 烃源岩地化特征 | 第25-32页 |
3.1.3 烃源岩综合评价 | 第32-33页 |
3.2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储层特征 | 第33-49页 |
3.2.1 沉积特征及储层发育情况 | 第33-35页 |
3.2.2 储层岩石学特征 | 第35-38页 |
3.2.3 储层储集空间描述 | 第38-41页 |
3.2.4 储层质量 | 第41-47页 |
3.2.5 储层评价 | 第47-49页 |
3.3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源储组合特征 | 第49-59页 |
3.3.1 源储识别标准建立 | 第49-52页 |
3.3.2 致密油源储单元划分 | 第52-53页 |
3.3.3 源储组合类型识别 | 第53-59页 |
3.4 花海凹陷下白垩统保存条件 | 第59-61页 |
第4章 花海凹陷致密油成藏过程及富集机理研究 | 第61-88页 |
4.1 盆地模拟 | 第61-65页 |
4.1.1 盆地模拟所需参数的确定 | 第61-62页 |
4.1.2 埋藏史、热史与生烃史 | 第62-65页 |
4.2 致密油成藏过程分析 | 第65-68页 |
4.2.1 平衡地质剖面 | 第65-66页 |
4.2.2 成藏过程分析 | 第66-68页 |
4.3 致密油富集机理研究 | 第68-88页 |
4.3.1 致密油物理化学性质 | 第68-69页 |
4.3.2 致密油的赋存状态 | 第69-73页 |
4.3.3 致密油充注成藏物理模拟实验 | 第73-83页 |
4.3.4 致密油富集机理 | 第83-88页 |
第5章 花海凹陷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及有利区预测 | 第88-100页 |
5.1 花海凹陷致密油富集主控因素分析 | 第88-90页 |
5.2 花海凹陷有利区优选及甜点预测 | 第90-100页 |
5.2.1 致密油有利区优选 | 第91-96页 |
5.2.2 致密油甜点预测 | 第96-100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100-10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2-107页 |
致谢 | 第107-108页 |
个人简介 | 第10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