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物理论文

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19页
    1.1 论文研究背景和目的第11页
    1.2 论文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1-13页
    1.4 国内外研究历程及成果第13-17页
    1.5 论文特色与创新之处第17-19页
第二章 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结合的理论依据第19-25页
    2.1 科学发展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2.2 建构主义学习观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观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奥苏贝尔的意义学习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奥苏贝尔的动机观第24-25页
第三章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理论分析第25-32页
    3.1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必要性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认知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相似性是二者结合的立足之本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呈现探究过程,优化认知结构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提升物理学习动机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充分性第28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建构科学概念的“脚手架”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物理学史材料的呈现反映科学本质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物理学史渗透社会文化因素第30-32页
第四章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研究第32-55页
    4.1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切入点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初中物理概念分类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教材中物理学史的开发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误解第34-35页
    4.2 物理学史辅助初学物理概念教学的史料选择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引发学者争议,推进物理学发展的重要史料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反映科学家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史料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对概念进行解释说明的史料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具有重大意义的物理实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正确对待“准历史”现象第39-40页
    4.3 物理学史辅助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的教学策略第4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故事讲述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历史引探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角色扮演第50-55页
第五章 物理学史辅助初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实践分析第55-57页
    5.1 促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第55-56页
    5.2 增进对科学研究方法的认识第56-57页
第六章 总结和讨论第57-60页
    6.1 论文的局限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教学策略实践环境的局限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教学效果的评价和改善处于初级阶段第57-58页
    6.2 论文的启发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利用物理学史提升师生科学探究水平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关注渗透物理学史教学的深层困难第58-60页
附录一:“如果没有物理”——学生创意写作(部分)第60-63页
附录二:“物理=无理,物理=吾理,物理=悟理”——创意写作第63-64页
附录三:“小球是如何下落的”——课后创意写作(部分)第64-66页
参考文献第66-71页
致谢第71-7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页

论文共7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诺优能婴幼儿奶粉江苏市场营销策略研究
下一篇:B公司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