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隧道工程论文--隧道施工论文--施工方法论文

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力学响应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介绍第12-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施工方法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施工力学概述第17-19页
    1.4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第19-21页
第二章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力学和变形特征第21-39页
    2.1 有限元在隧道工程中的应用第21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隧道有限元数值模拟范围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初始地应力计算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岩土材料本构模型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隧道施工过程模拟第26-27页
    2.2 解析公式法分析圆形隧道围岩应力状态第27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圆形隧道施工围岩的弹性应力状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圆形隧道施工围岩的弹塑性应力状态第29-32页
    2.3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力学及变形特征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力学特征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变形特征第34-38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适应性研究第39-72页
    3.1 有限元模型第39-42页
    3.2 无超前预加固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计算结果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应力场分析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位移及应变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3.3 超前预加固数值模拟模型计算结果及分析第54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计算结果第54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应力场分析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位移及应变分析第63-64页
    3.4 有、无超前预加固浅埋软弱围岩隧道几种施工方法比较第64-71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71-72页
第四章 大岭头隧道施工力学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第72-83页
    4.1 工程地质概况第72-73页
    4.2 有限元模型建立第73-74页
    4.3 计算结果第74-75页
    4.4 应力场分析第75-76页
    4.5 位移场及应变场分析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拱顶沉降分析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周边收敛分析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地表沉降分析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4 塑性区分析第82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2-83页
第五章 大岭头隧道现场实测研究第83-101页
    5.1 监控量测目的第83页
    5.2 监控量测项目第83-84页
    5.3 监控量测范围及断面布设第84-85页
    5.4 监控量测方法第85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洞内目测观察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隧道内拱顶沉降及拱底隆起监控量测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周边收敛第87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地表沉降监测第88-89页
    5.5 监控量测原则及精度要求第89-90页
    5.6 监控量测频率第90-91页
    5.7 变形控制基准及管理基准第91-92页
    5.8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及分析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8.1 监控量测数据检查及平差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8.2 监控量测数据成图及回归分析原理第93-98页
    5.9 现场监控量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比较第98-100页
    5.10 本章小结第100-101页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01-103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1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101-103页
致谢第103-104页
参考文献第104-108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8页

论文共10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道路弯板式称重传感器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
下一篇:基于山地交通特性的城市道路横断面设计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