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交通工程与公路运输技术管理论文--运营技术论文--货物运输及商务工作论文

道路弯板式称重传感器数值仿真与实验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9-11页
    1.2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概述第11-12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1.4 问题的提出第14页
    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第14-15页
    1.6 小结第15-16页
第二章 本文研究相关理论与技术基础第16-28页
    2.1 力学基础理论第16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影响面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纳为解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无限长单向板分析第19-21页
    2.2 电学基础理论第21-23页
    2.3 数学优化理论第23-24页
    2.4 车辆轮载作用形式第24-25页
    2.5 称重传感器与力学、电学、数学基础理论的关系第25-27页
    2.6 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理论分析第28-45页
    3.1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的实质—复合影响面第28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复合影响面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称重传感器复合影响面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复合影响面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示例第30-36页
    3.2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复合影响面三种调整方式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力学方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电学方式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软件方式第39-40页
    3.3 弯板式称重传感器工艺引起的误差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力学引起的误差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学引起的误差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误差的修正办法第41-44页
    3.4 小结第44-45页
第四章 实验研究第45-66页
    4.1 实验方案设计第45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研究对象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研究对象的复合影响面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实验荷载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研究对象复合影响线第50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5 实验准备第56-59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案实施第59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总体步骤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具体步骤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对象复合影响面调整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调整后实验结果第62-65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第66-91页
    5.1 研究对象复合影响面调整后实验结果分析第66-72页
    5.2 工艺误差的电路补偿第72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工艺误差的来源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第一次工艺误差补偿第75-8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第二次工艺误差补偿第81-89页
    5.3 小结第89-91页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91-93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果第91页
    6.2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91-93页
致谢第93-94页
参考文献第94-96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6-97页
附录Ⅰ第97-100页
附录Ⅱ第100-106页
附录Ⅲ第106-112页
附录Ⅳ第112页

论文共11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连续梁拱组合桥受力特性研究分析
下一篇:浅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方法及力学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