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中国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性效应研究--基于银行信贷(渠道)的分析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 导论第12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2 研究方法第13-14页
    1.3 创新点和不足第14-15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第15-26页
    2.1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:理论回顾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货币政策传导的利率渠道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货币政策传导的资产价格渠道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货币政策传导的汇率渠道第16-17页
    2.2 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理论研究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早期的信贷观点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现代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2.3 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理论第19-21页
    2.4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文献综述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关于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关于非对称性效应的研究第22-26页
第三章 适用性分析第26-38页
    3.1 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历程第26-29页
    3.2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的主要目标和具体传导阶段第29页
    3.3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受阻因素第29-30页
    3.4 信贷渠道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第30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信贷渠道在我国的重要性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理论在我国的实用性第33-38页
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渠道非对称效应实证分析第38-47页
    4.1 研究思路第38页
    4.2 样本变量选择与数据处理第38页
    4.3 第一阶段货币政策传导至金融机构的实证检验第38-42页
    4.4 第二阶段金融机构传导至GDP的实证检验第42-47页
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第47-51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47-48页
    5.2 政策建议第48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5页
致谢第55-56页
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56页

论文共5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交通银行安徽分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
下一篇:我国商业银行社会责任财务评价体系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