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昂普分析的黑龙江省工业科普旅游开发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1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8页 |
2 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8-29页 |
2.1 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2.1.1 昂普(RMP)分析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1.2 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9页 |
2.1.3 体验经济理论 | 第19-20页 |
2.1.4 产业结构演化理论 | 第20页 |
2.2 科普旅游内涵解析 | 第20-22页 |
2.2.1 旅游与科普的概念及特性 | 第20-21页 |
2.2.2 科普旅游的内涵解析 | 第21-22页 |
2.3 工业科普旅游概述 | 第22-29页 |
2.3.1 工业科普旅游的兴起 | 第22-23页 |
2.3.2 工业科普旅游概念 | 第23页 |
2.3.3 工业科普旅游的特征及其类型 | 第23-25页 |
2.3.4 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| 第25-29页 |
3 黑龙江省工业科普旅游开发的昂谱(RMP)分析 | 第29-44页 |
3.1 资源分析(R性分析) | 第29-32页 |
3.1.1 资源特征 | 第29-30页 |
3.1.2 产品转化 | 第30-32页 |
3.2 市场分析(M性分析) | 第32-39页 |
3.2.1 客源市场分析 | 第32-38页 |
3.2.2 市场细分与定位 | 第38-39页 |
3.3 产品分析(P性分析) | 第39-44页 |
3.3.1 产品开发的外部环境 | 第39页 |
3.3.2 空间布局 | 第39-42页 |
3.3.3 产品线路设计 | 第42-44页 |
4 黑龙江工业科普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9页 |
4.1 发展观念落后 | 第44页 |
4.2 发展效益不均衡 | 第44-45页 |
4.3 宣传力度不够 | 第45页 |
4.4 缺乏工业科普旅游品牌 | 第45-46页 |
4.5 旅游者旅游意识不强 | 第46-47页 |
4.6 目标市场定位不准确 | 第47页 |
4.7 产品形式单一 | 第47-48页 |
4.8 缺乏复合型人才 | 第48-49页 |
5 黑龙江省工业科普旅游的开发对策 | 第49-57页 |
5.1 政府层面 | 第49-50页 |
5.1.1 合理规划工业科普旅游蓝图 | 第49页 |
5.1.2 均衡工业科普旅游开发效益 | 第49-50页 |
5.1.3 建立工业科普旅游支持体系 | 第50页 |
5.2 行业协会层面 | 第50-52页 |
5.2.1 加大工业科普旅游宣传促销力度 | 第51页 |
5.2.2 开展合作打造工业科普旅游品牌 | 第51-52页 |
5.2.3 加强对工业科普旅游的规范与监督 | 第52页 |
5.3 工业企业层面 | 第52-57页 |
5.3.1 突出传播工业知识的旅游吸引点 | 第52-53页 |
5.3.2 制造工业科普旅游的娱乐体验 | 第53-54页 |
5.3.3 培养工业科普旅游客源市场 | 第54页 |
5.3.4 逐步丰富旅游产品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3.5 培养专业旅游人才队伍 | 第55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附录 | 第62-6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4-65页 |
致谢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