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学理论、教学法论文--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

公立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研究--以南昌市三所学校为例的调查分析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页
第一章 绪论第8-11页
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8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理论意义第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实践意义第9页
    三、本文的结构第9-11页
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1-19页
    一、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学习适应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公立学校第12页
    二、国内外关于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国外有关学习适应性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国内有关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第14-17页
    三、学习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主观因素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客观因素第17页
    四、已有研究不足及本研究的出发点第17-19页
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19-23页
    一、学习适应性调查问卷设计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当前学习适应性的测查工具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本次调查问卷设计第20-21页
    二、调查样本选择与实施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、调查样本选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施测过程第21-23页
第四章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调查结果第23-40页
    一、调查样本的人口学变量分布第23-25页
    二、调查问卷的信度分析第25页
    三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现状分析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学习适应性得分的描述统计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学习适应性等级的描述统计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学习适应性各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四、影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因素检验结果第31-3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性别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独生子女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和爸爸妈妈住在一起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、有自己的房间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5、爸爸妈妈经常给自己买文具或辅导书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6、参加兴趣班或者辅导班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7、在学校时的心情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8、在家里(包括上补习班或请家教)每天学习几小时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9、平均睡眠时间第37-3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五章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原因分析第40-45页
    一、外来务工子女学习适应性的现状第40-41页
    二、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影响因素剖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学生个人因素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、家长因素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学校因素第44-45页
第六章 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适应性的建议第45-51页
    一、家长方面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尽量考虑把孩子带在身边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给孩子创造一个独立自由的空间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学习上的鼓励远大于金钱上的鼓励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5、千方百计保障孩子充足睡眠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6、鼓励孩子建立“朋友圈”,增进同伴情感第47页
    二、学校方面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1、精简家庭作业,缩短作业时间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2、活跃校园气氛,增进学生感知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建立家校合作平台,加强互动沟通第48页
    三、社会方面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1、充分发挥监督功能,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权益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、组建“爱心家教”团体,指导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、加强弱势群体关怀,健全社会保障第49-5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语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6页
附录第56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(著)及科研情况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小学教师队伍性别比例失衡现象的优化策略研究--以乌海市小学教师队伍为例
下一篇:论软陶教学对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