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30页 |
1.1 引言 | 第12-13页 |
1.2 汽车用高强钢概述 | 第13-17页 |
1.2.1 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分类及特点 | 第13-15页 |
1.2.2 汽车用高强钢板的发展及应用 | 第15-17页 |
1.3 含磷高强钢IF钢板的成分及传统加工工艺 | 第17-23页 |
1.3.1 含磷高强IF钢板的化学成分特点 | 第18-19页 |
1.3.2 各种元素在含磷高强IF钢中的作用 | 第19-21页 |
1.3.3 含磷高强IF钢板的传统加工工艺 | 第21-23页 |
1.4 含磷高强IF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8页 |
1.4.1 含磷高强IF钢的国外研究现状 | 第23-25页 |
1.4.2 含磷高强IF钢的国内研究现状 | 第25-28页 |
1.5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8-29页 |
1.6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9-30页 |
第2章 冷轧B250P含磷高强IF钢变形抗力模型及其再结晶规律研究 | 第30-41页 |
2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30-32页 |
2.1.1 实验材料 | 第30页 |
2.1.2 热轧实验 | 第30-31页 |
2.1.3 冷轧实验及拉伸实验 | 第31页 |
2.1.4 再结晶退火实验 | 第31-32页 |
2.2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32-40页 |
2.2.1 冷轧变形抗力模型建立 | 第32-35页 |
2.2.2 冷轧压下率对冷轧态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2.2.3 冷轧态实验钢再结晶规律研究 | 第37-4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3章 冷轧B250P含磷高强IF钢退火工艺对组织演变的影响规律 | 第41-60页 |
3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41-46页 |
3.1.1 实验材料 | 第41页 |
3.1.2 连续退火实验 | 第41-43页 |
3.1.3 罩式退火实验 | 第43-44页 |
3.1.4 显微组织观察 | 第44-45页 |
3.1.5 拉伸性能测试 | 第45-46页 |
3.2 实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6-58页 |
3.2.1 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对组织性能的影响 | 第46-52页 |
3.2.2 罩式工艺参数对实验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2.4 两种退火方式最佳工艺制度下组织性能对比分析 | 第53-54页 |
3.2.5 实验钢精细显微组织分析及强化机制讨论 | 第54-58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第4章 冷轧B250P含磷高强IF钢退火工艺对织构及成形性能的影响 | 第60-77页 |
4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60-62页 |
4.1.1 实验材料 | 第60页 |
4.1.2 织构强度检测方法 | 第60-61页 |
4.1.3 成形性能评价方法 | 第61-62页 |
4.2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62-75页 |
4.2.1 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对织构的影响 | 第62-69页 |
4.2.2 罩式退火温度对织构的影响 | 第69-70页 |
4.2.3 退火工艺对实验钢成形性能的影响 | 第70-75页 |
4.2.4 两种退火方式最佳工艺制度下成形性能对比分析 | 第75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75-77页 |
第5章 铁素体区热轧含磷高强IF钢的热变形行为研究 | 第77-93页 |
5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77-78页 |
5.1.1 实验材料 | 第77页 |
5.1.2 铁素体区热变形行为研究方法 | 第77-78页 |
5.2 含磷钢热变形本构方程建立 | 第78-88页 |
5.2.1 B250P钢铁素体区热变形本构模型 | 第78-84页 |
5.2.2 B210P钢铁素体区热变形本构模型 | 第84-88页 |
5.3 热变形参数对含磷钢显微组织及晶粒取向的影响规律 | 第88-92页 |
5.3.1 形变温度对显微组织及晶粒取向的影响规律 | 第88-91页 |
5.3.2 应变速率对显微组织及晶粒取向的影响 | 第91-92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92-93页 |
第6章 铁素体区热轧含磷高强IF钢工艺及退火组织性能研究 | 第93-108页 |
6.1 实验材料及方法 | 第93-94页 |
6.1.1 实验材料 | 第93页 |
6.1.2 实验方法 | 第93-94页 |
6.2 退火工艺参数对含磷高强IF钢组织演变的影响 | 第94-98页 |
6.2.1 退火温度对B250P含磷高强IF钢组织的影响 | 第94-96页 |
6.2.2 退火时间对B250P含磷高强IF钢组织的影响 | 第96-98页 |
6.2.3 讨论 | 第98页 |
6.3 铁素体区热轧工艺参数对含磷高强IF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| 第98-103页 |
6.3.1 开轧温度对退火态钢板显微组织及晶粒取向的影响 | 第99-100页 |
6.3.2 开轧温度对退火态钢板织构的影响 | 第100-101页 |
6.3.3 开轧温度对退火态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| 第101-103页 |
6.4 铁素体区热轧含磷高强IF钢析出物分析 | 第103-105页 |
6.5 铁素体区热轧退火含磷钢与冷轧退火钢性能的对比分析 | 第105-106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106-108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108-11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0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8页 |
博士期发表论文 | 第118-120页 |
作者简介 | 第12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