废旧轮胎热解炭黑改性沥青制备及其混合料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概论 | 第10-19页 |
1.1 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1.2 炭黑改性沥青及混合料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炭黑材料现状 | 第11-15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7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5 研究方案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炭黑改性沥青的技术性能研究 | 第19-39页 |
2.1 原材料性质 | 第19-21页 |
2.1.1 基质沥青 | 第19-20页 |
2.1.2 废旧轮胎热解产品炭黑 | 第20-21页 |
2.1.3 SBS改性剂 | 第21页 |
2.1.4 芳烃油 | 第21页 |
2.1.5 集料 | 第21页 |
2.2 实验方案设计 | 第21-25页 |
2.2.1 炭黑改性沥青性能的评价标准 | 第21-23页 |
2.2.2 理论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3 方案设计 | 第24-25页 |
2.3 灰关联分析 | 第25-33页 |
2.3.1 灰关联分析理论 | 第25-26页 |
2.3.2 关联系数与关联度 | 第26-27页 |
2.3.3 数据变换 | 第27页 |
2.3.4 关联序 | 第27-28页 |
2.3.5 实例分析 | 第28-33页 |
2.4 炭黑改性沥青的综合评价 | 第33-38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炭黑复合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| 第39-50页 |
3.1 改性沥青制备方法 | 第39-40页 |
3.2 外掺剂对炭黑改性沥青性能指标的影响 | 第40-44页 |
3.2.1 针入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0-43页 |
3.2.2 延度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页 |
3.2.3 软化点试验结果及分析 | 第43-44页 |
3.3 SBS-炭黑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| 第44-45页 |
3.4 SBS-炭黑改性沥青SBS改性剂含量检测 | 第45-49页 |
3.4.1 检测样品制备 | 第46-47页 |
3.4.2 建立滴定标准曲线方程 | 第47-48页 |
3.4.3 电化学滴定法准确性验证 | 第48-49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四章 炭黑、SBS-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| 第50-60页 |
4.1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50-54页 |
4.1.1 级配选择 | 第50-51页 |
4.1.2 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| 第51-54页 |
4.2 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| 第54-57页 |
4.2.1 浸水马歇尔试验、冻融劈裂试验 | 第54-55页 |
4.2.2 车辙试验 | 第55-56页 |
4.2.3 低温弯曲试验 | 第56-57页 |
4.3 汉堡车辙试验 | 第57-59页 |
4.3.1 汉堡车辙试验试件制作 | 第58页 |
4.3.2 汉堡车辙试验操作步骤 | 第58页 |
4.3.3 汉堡车辙试验结果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热解炭黑改性沥青工程应用研究 | 第60-66页 |
5.1 工程介绍 | 第60页 |
5.2 沥青路面检测 | 第60-62页 |
5.2.1 病害类型 | 第60-61页 |
5.2.2 路面检测结果 | 第61-62页 |
5.3 炭黑改性沥青适用范围 | 第62-63页 |
5.4 炭黑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经济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4.1 炭黑改性沥青及混合料技术性能优势 | 第63页 |
5.4.2 炭黑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经济分析 | 第63-6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6-69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展望 | 第67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4-75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