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分析化学论文

应用计量置换理论对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中溶质保留机理的研究

摘要第3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42页
    1.1 前言第13页
    1.2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的特点及应用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特点及优势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固定相和流动相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应用第15页
    1.3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的分离模式第15-16页
    1.4 HILIC中溶质的保留机理第16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富水层的存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分配机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吸附机理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4 分配与吸附的混合机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5 RPLC/HILIC双保留机理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6 描述HILIC机理的其他模型公式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7 静电和离子交换作用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8 溶质结构的关系—QSRR第26页
    1.5 计量置换理论的原理与应用第26-29页
    1.6 本课题研究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30-42页
第二章 SDT对小分子溶质在HILIC中保留机理的研究第42-72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42-43页
    2.2 理论部分第43-48页
    2.3 实验部分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仪器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试剂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两类4种HILIC固定相的制备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色谱柱的装填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实验测定方法第49-50页
    2.4 结果与讨论第50-6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三类小分子溶质的保留行为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不同配基固定相对溶质的选择性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1gk’对1g[H_2O]作图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与吸附机理和分配机理的比较第59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1gI对Z作图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溶质与固定相相互作用的分子取向模拟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7 SDT对HILIC模式下保留行为的解释第66-68页
    2.5 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69-72页
第三章 SDT对蛋白质在HILIC中保留机理的研究第72-9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72-73页
    3.2 理论部分第73页
    3.3 实验部分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仪器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试剂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两类4种HILIC固定相的制备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色谱柱的装填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实验测定方法第74-75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75-8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蛋白质在不同HILIC固定相上的保留行为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1gk’对1g[H_2O]作图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1gI对Z作图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流动相中甲酸浓度对蛋白质保留行为的影响第80-8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1 流动相组成的影响第80-8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2 甲酸浓度对insulin保留的影响第81-8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.4.3 甲酸浓度对SDT参数j和1gφ影响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流动相中甲酸浓度对小分子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的初步研究第86-87页
    3.5 结论第87-88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88-91页
第四章 统一的SDT在HILIC中的应用-双保留机理第91-11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91-93页
    4.2 理论部分第93-99页
    4.3 实验部分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仪器第9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试剂第99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实验测定方法第100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100-11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β-CD柱上亲水-反相双保留模式的研究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疏水分配常数1gP在影响溶质保留行为中的作用第104-10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应用SDT对小分子溶质HILIC/RPLC双保留机理数学模型的建立及验证第107-11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双保留机理对蛋白质在HILIC/RPLC模式下保留行为的研究第111-113页
    4.5 结论第113-11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14-118页
第五章 HILIC中溶质保留的热力学研究第118-136页
    5.1 引言第118页
    5.2 理论部分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van't Hoff作图法第118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自由能变及其分量—吸附和解吸附自由能变第119-12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焓变、熵变及其分量第120-121页
    5.3 实验部分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仪器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试剂第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实验测定方法第121页
    5.4 结果与讨论第121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温度变化对溶质保留行为的影响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不同温度下的1gI、Z、j和1gφ第122-12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应用van't Hoff作图法求解溶质的焓变ΔH和熵变ΔS第125-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1gIa和Z与1/T的线性关系第12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5 ΔG及其分量的计算与比较第127-13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6 ΔH和ΔS及其分量的计算与比较第133页
    5.5 结论第133-134页
    参考文献第134-136页
结论第136-13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39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第139-140页
致谢第140-141页
作者简介第141页

论文共14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氮、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
下一篇:聚合物基质IEC/HIC双功能色谱分离介质的制备及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