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有机化学论文

含氮、氧杂环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8页
    引言第12页
    1.1 串联反应合成杂环化合物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串联反应合成含N杂环化合物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串联反应合成含O杂环化合物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串联反应合成其它杂环化合物第17-18页
    1.2 催化剂的固载第18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H_2SO_4-SiO_2催化反应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HBF_4-SiO_2催化反应研究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HClO_4-SiO_2催化反应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TfOH-SiO_2催化反应研究第25页
    1.3 本论文工作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目前合成含N,O杂环化合物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本文的研究意义第26页
    1.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26-28页
第2章 TfOH-SiO_2催化 3-芳基苯并呋喃的合成第28-48页
    2.1 研究背景第28-36页
    2.2 结果与讨论第36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3-芳基苯并呋喃合成工艺优化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3-芳基苯并呋喃合成衍生化研究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的循环使用研究第40-41页
    2.3 反应机理研究第41页
    2.4 实验部分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底物的合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Tf OH-SiO_2的固载化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3-芳基苯并呋喃的合成第42页
    2.5 化合物表征第42-46页
    2.6 本章小结第46-48页
第3章 9-芳基芴的合成第48-69页
    3.1 研究背景第48-52页
    3.2 结果与讨论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9-芳基芴合成工艺优化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9-芳基芴合成衍生化研究第54-56页
    3.3 反应机理研究第56-58页
    3.4 实验部分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5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底物的合成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9-芳基芴及其衍生物的合成第61页
    3.5 化合物表征第61-67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67-69页
第4章 3-芳基异吲哚啉酮的合成第69-88页
    4.1 研究背景第69-72页
    4.2 结果与讨论第72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3-芳基异吲哚啉酮合成工艺优化第72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3-芳基异吲哚啉酮合成衍生化研究第75-78页
    4.3 反应机理研究第78-79页
    4.4 实验部分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底物的合成第79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3-芳基异吲哚啉酮的合成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3-(2,5-二甲苯)异苯并呋喃-1(3H)-酮的合成第80页
    4.5 化合物表征第80-87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87-88页
第5章“一锅法”合成苯并呋喃[2,3-c]吡啶第88-113页
    5.1 研究背景第88-94页
    5.2 结果与讨论第94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苯并呋喃[2,3-c]吡啶合成工艺优化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苯并呋喃[2,3-c]吡啶合成衍生化研究第98-100页
    5.3 反应机理研究第100-101页
    5.4 实验部分第101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10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底物的合成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苯并呋喃[2,3-c]吡啶的合成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中间产物的合成第103页
    5.5 化合物表征第103-112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12-113页
第6章“一锅法”合成螺苯并呋喃-萘酮第113-136页
    6.1 研究背景第113-117页
    6.2 结果与讨论第117-123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螺苯并呋喃-萘酮合成工艺优化第117-120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螺苯并呋喃-萘酮合成衍生化研究第120-123页
    6.3 反应机理研究第123页
    6.4 实验部分第123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测试仪器与原料试剂第123-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螺苯并呋喃-萘酮的合成第12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中间产物的合成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螺苯并呋喃-茚酮的合成第125页
    6.5 化合物表征第125-135页
    6.6 本章小结第135-136页
第7章 结论第136-138页
参考文献第138-157页
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情况第157-158页
致谢第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聚苯胺和生物质氮自掺杂低温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剂
下一篇:应用计量置换理论对亲水相互作用色谱中溶质保留机理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