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0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| 第13-17页 |
1.2.1 外爆荷载 | 第13-14页 |
1.2.2 建筑物构件的抗爆性能及结构响应的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2.3 建筑物爆炸毁伤评估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7-19页 |
第二章 爆炸荷载的计算 | 第19-32页 |
2.1 引言 | 第19页 |
2.2 爆炸荷载的分类 | 第19-24页 |
2.2.1 无约束爆炸 | 第20-23页 |
2.2.2 有约束爆炸 | 第23-24页 |
2.3 爆炸荷载基本参数 | 第24-29页 |
2.3.1 超压峰值 | 第24-25页 |
2.3.2 正压作用时间 | 第25页 |
2.3.3 冲量 | 第25-26页 |
2.3.4 超压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| 第26-27页 |
2.3.5 爆炸相似律 | 第27页 |
2.3.6 爆炸空气冲击波的其它物理参数 | 第27-29页 |
2.4 爆炸荷载的计算 | 第29-31页 |
2.5 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三章 爆炸荷载下建筑物构件的损伤分析 | 第32-54页 |
3.1 引言 | 第32页 |
3.2 基于等效单自由度方法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损伤分析 | 第32-43页 |
3.2.1 等效单自由度分析方法 | 第33-36页 |
3.2.2 抗力函数 | 第36-39页 |
3.2.3 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| 第39-43页 |
3.3 爆炸荷载下建筑玻璃的安全区间的研究 | 第43-44页 |
3.4 损伤评估准则 | 第44-49页 |
3.4.1 爆炸冲击波破坏准则 | 第44-46页 |
3.4.2 防护等级 | 第46页 |
3.4.3 损伤评估参数和评估准则 | 第46-49页 |
3.5 P-I曲线评估方法 | 第49-53页 |
3.5.1 P-I曲线图特性 | 第49-50页 |
3.5.2 建立P-I曲线的方法 | 第50-53页 |
3.6 爆炸荷载下建筑物构件毁伤评估方法 | 第53页 |
3.7 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外爆荷载下建筑物损伤快速评估 | 第54-70页 |
4.1 引言 | 第54页 |
4.2 作用于建筑物外部的爆炸荷载 | 第54-63页 |
4.2.1 反射压力 | 第55-56页 |
4.2.2 作用在迎爆面墙的荷载 | 第56-57页 |
4.2.3 作用在屋顶和侧墙上的荷载 | 第57-58页 |
4.2.4 作用在后墙的荷载 | 第58页 |
4.2.5 等效计算方法 | 第58-61页 |
4.2.6 计算结果展示 | 第61-63页 |
4.3 作用在内部构件上的爆炸荷载 | 第63-67页 |
4.3.1 有洞口建筑物内部平均压力计算 | 第63-64页 |
4.3.2 内部构件爆炸距离修正 | 第64-67页 |
4.4 基于构件毁伤的建筑物结构爆炸毁伤评估方法 | 第67-69页 |
4.5 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五章 建筑物爆炸损伤评估程序 | 第70-79页 |
5.1 引言 | 第70页 |
5.2 程序结构 | 第70-71页 |
5.3 计算流程 | 第71-73页 |
5.4 程序功能展示 | 第73-77页 |
5.5 小结 | 第77-79页 |
第六章 结束语 | 第79-81页 |
6.1 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和创新点 | 第79-80页 |
6.2 下一步工作展望 | 第80-81页 |
致谢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6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