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货币论文--中国货币论文--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基于货币政策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0页
    1.2 文献综述第10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研究现状述评第14-15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创新点第16-18页
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-28页
    2.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关理论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研究范畴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第19-21页
    2.2 货币政策理论第21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货币政策目标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货币政策工具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第23-25页
    2.3 误差修正模型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误差修正模型的方法介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误差修正模型的数学公式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误差修正模型的基本过程第25-28页
第三章 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发展现状及失衡成因第28-41页
    3.1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概况第28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体经济概况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虚拟经济概况第31-33页
    3.2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度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金融相关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马歇尔K值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金融工具交易额第36-38页
    3.3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失衡的货币根源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货币超发严重第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融资渠道不畅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资金配置低效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金融监管滞后第39-40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四章 货币政策视角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第41-50页
    4.1 货币、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模型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传统的货币数量函数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扩展的货币数量函数第42-43页
    4.2 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影响的传导机制第43-45页
    4.3 货币政策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协调机理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从货币流通速度视角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从资产收益率视角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货币政策视角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第50-65页
    5.1 变量选取第50-52页
    5.2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数据来源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数据处理第52页
    5.3 计量检验第5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单位根检验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协整检验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误差修正模型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脉冲响应分析第57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方差分解第62-63页
    5.4 实证结果第63-6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4-65页
第六章 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5-68页
    6.1 将虚拟经济纳入货币政策目标体系第65页
    6.2 优化信贷结构,提高资金配置效率第65-66页
    6.3 推进利率市场化,激发市场活力第66页
    6.4 提高金融监管能力,建立风险预警机制第66-67页
    6.5 根据经济形势搭配使用政策调控工具第67-68页
结论与展望第68-70页
    研究结论第68-69页
    研究展望第69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5页
致谢第75-76页
附录第76-81页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1页

论文共8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德美公司湖南市场营销策略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区域的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研究